-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腔OLED视角特性研究
微腔OLED视角特性研究
摘 要:文章研究了微腔OLED的视角特性,结果表明,亮度和发光效率随着视角的增加逐渐减小,当视角增加到50°时,其亮度降为正面输出的1/3;发光效率下降了约40%左右;色坐标随着视角的增加产生漂移,而光谱峰值和半高宽基本不随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分析并讨论了视角特性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微腔;视角;有机电致发光;色坐标
中图分类号:TN383+.1 文献标识码:B
Study on Angular Dependence in Micro-cavity OLED
YUAN Tao-li, ZHANG Fang-hui, MU Qiang, MA Ying, ZHANG Si-lu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21, China)
Abstract: The angular dependence of OLED is studied and it showed that the brightness and current efficiency gradually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view angle, the intensity and current efficiency at 50 degrees dropped to 1/3 and 40% respectively with respect to the normal direction. And Color coordinates produce drift at a certain extent with increased view angle, but spectral peak and FWHM didnt change depend on the angle. Reasons for the occurrence of angular dependence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micro-cavity; view angle; OLED; color coordinate
引 言
众所周知,与液晶显示器件相比,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OLED)具有自主发光、宽视角、色彩丰富等特点,在显示和照明领域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技术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许多研究者主要致力于器件的发光效率、使用寿命、实现全色显示等方面[2]的研究,而对于器件的视角特性报道较少。尽管OLED属于自主发光,但由于有机半导体材料的各向异性及在器件的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微腔[3-4]效应,当光子从一侧耦合输出时,在不同视角方向上就会出现亮度的差异及色度的漂移等问题[5-6]。R. H. Jordan[7]等研究了非微腔结构和微腔结构器件的光谱特性,发现使用微腔结构,光强增加了1.6倍,但光谱也出现了谱峰偏移。Ronald S. Cok[8]等研究了白光微腔结构的OLED器件,结果发现,正面光输出得到了增强,而颜色也出现了明显的蓝移,组成白色的红色和蓝色出现一定的红移,而绿光出现了蓝移,最终器件的颜色出现了蓝移。
本文采用两面平行的玻璃基板,在其上制作阳极Al、功能层及阴极Al,形成微腔结构OLED器件,研究了器件的电流-电压特性以及亮度、光谱、色坐标与视角的变化关系等。
1 实 验
实验中所制备的器件结构为:玻璃基板/Al(15nm)/MoO3(50nm)/NPB(40nm)/Alq3(30nm):C545T(2.5%)/Alq3(20nm)/LiF(1nm)/Al(150nm),如图1所示。其中,15nm的Al膜用作阳极兼作光输出电极,MoO3和NPB分别为空穴注入层和传输层,Alq3为电子传输层,LiF/Al为复合阴极。实验所用的主要材料来源为:MoO3购于Sigma-Aldrich公司,NPB购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Alq3购于西安瑞联近代电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1.1 器件制备
首先将玻璃基板利用洗洁精、有机溶剂、去离子水等清洗干净并烘干,放入主蒸发室,当真空度为3.5×10-4Pa时,依次蒸镀阳极Al、有机功能层、阴极等。金属的蒸发速率约为1nm/S,有机功能层的蒸发速率约为0.1~0.3nm/S。实验采用沈阳真空研究所的科研型OLED-4真空沉积系统。
1.2 器件性能表征
器件的电压-电流特性、色坐标、光谱、亮度特性等采用美国Keithley的可编程电流-电压源和PR655光谱扫描光度计组成的系统进行,测试样品未进行封装,整个测试在室温及大气环境中进行,器件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