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学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腔学口腔颌面部感染课件

感染途径 牙源性:细菌→牙体、牙周→颌面部 腺源性:细菌→淋巴系统→颌面部 血源性:细菌→血循环→颌面部 损伤性:细菌→破溃处→颌面部 医源性:细菌→穿刺针等→颌面部 智齿冠周炎的病因 第三磨牙的阻生 盲袋(caecum)形成 食物及细菌滞留于盲袋 上颌磨牙咬及下颌牙龈 全身抵抗力下降 ★智齿冠周炎治疗原则 急性期: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 慢性期:尽快拔除阻生牙。 局部治疗 冲洗: 1%-3%双氧水 上药: 10%碘酊, 3%碘甘油, 抗生素膜 漱口: 温盐水, 0.1%洗必泰, 硼砂漱口液 全身治疗 抗生素: 红霉素、螺旋霉素、 甲硝唑 必要时静脉点滴抗生素 全身支持疗法 对症处理 慢性期 拔牙 冠周龈瓣切除:仅限于牙位正常时 间隙的概念: 口腔、颜面、颈部解剖结构中,肌肉与颌骨间均有致密的筋膜包绕,在这些筋膜间有数量不等而彼此连续的疏松结缔组织或脂肪组织充填,形成潜在的间隙,感染后间隙内为炎症渗出物和脓液所充满,才形成明显的间隙。 颌面部间隙 眶下间隙、颊间隙、颞下间隙、颞间隙、咬肌间隙、翼下颌间隙、咽旁间隙、舌下间隙、颌下间隙、颏下间隙、口底间隙等。 ★急性期局部症状: 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 局部皮肤呈弥漫性水肿、紫红或灰白、无弹性,有明显凹陷性水肿,由于组织间隙有气体可触及捻发音。 脓液性状差异: 金黄色葡萄球菌----黄色粘稠脓液 链球菌----淡黄、稀薄脓液,有时 因溶血而呈褐色。 绿脓杆菌----翠绿色,稍粘稠,有酸 臭味 混合性感染----灰白或灰褐色,有明 显腐败坏死性臭味。 慢性期局部症状: 由于病变组织有大量单核细胞浸润,正常组织破坏后被增生的纤维组织代替,局部形成较硬的炎性浸润块,并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脓肿溃破形成长期排脓的窦(瘘)口。 (一) 全身治疗 全身支持疗法和抗生素。 (二) 局部治疗 局部保持清洁,避免不良刺激,疖痈严禁挤压。 局部外敷中草药起散瘀、消肿、止痛、促进炎症局限的作用。六合丹,抑阳散,金黄散等。 ★(三)手术治疗 及 时 切 开 引 流 切开引流的目的 ① 排出脓液和坏死物,消炎解毒。 ② 缓解疼痛、解除张力,以防窒息。 ③ 以免发生边缘性骨髓炎。 ④ 预防感染扩散,避免严重并发症。 切开引流的指征 1 牙源性感染3-4天,腺源性感染5-7天,局部疼痛 加重,并呈搏动性跳痛者 2 皮肤紧张、发红、光亮,有明显压痛点,有波动感 3 深部感染穿刺有脓液抽出者 急性化脓性炎症,经抗生素治疗无效, 同时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者 5 腐败坏死性感染,应尽早切开减压 ★切开引流的原则 ①切口应位于脓肿的低位,有利引流。 ②切口选择在较隐蔽的部位。 一般尽量选择口内切口 颜面顺皮纹方向切开。 ③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安全 ④操作准确、有效、轻柔。 ⑤建立通畅引流 ★颌面部各主要间隙的临床特点 (一)眶下间隙感染( infraorbital space ) 感染来源:上颌尖牙→第一前磨牙→侧切牙 ★ 临床表现:眶下区红肿,张力增加,眼眶水肿,睑裂变窄,鼻唇沟消失,口腔相应前庭沟丰满、隆起,可触及波动感,由于肿胀及炎症激惹眶下神经,可引起程度不同的疼痛。 脓肿切开:口内上颌前牙及双尖牙前庭沟粘膜转折处作横切口。 (二)嚼肌间隙感染(masseteric) 感染来源:下颌智齿牙冠周炎及下颌磨牙根尖周炎 ★临床特点:下颌支及下颌角为中心的咬肌区肿胀、充血、压痛、伴明显张口受限,不易触及波动感。 脓肿切开:虽可在口内翼下颌皱襞稍外侧切开,但因引流不畅,因此临床上常从口外切开引流。切口从下颌支后缘绕过下颌角,距下颌骨下缘2厘米处切开,切口长约5厘米,切断咬肌附丽。 (三)翼颌间隙感染(pterygomandibular) 感染来源:下颌智齿冠周炎、下颌磨牙根尖周炎、医缘性麻醉穿刺 ★临床特点:张口受限,吞咽疼痛,下唇及颏部感觉麻木。面部肿胀不显,脓肿形成临床也难以直接触及波动,翼下颌皱襞丰满。 脓肿切开: 口内法:翼下颌皱襞稍外侧,纵形切开2-3厘米,血管钳分离。 口外法:切口同咬肌间隙切开法,到下颌骨下缘后,在内侧切开翼内肌附丽及骨膜,进入脓腔。 (四)颌下间隙感染(submandibular) 感染来源:多数由智齿冠周炎或下颌磨牙根尖周炎感染而来。也可由颌下淋巴结炎、化脓性颌下腺炎、骨髓炎引起。 ★临床特点:颌下区为中心肿胀,皮肤发亮,压痛明显。颌下间隙因与舌下间隙相续,感染极易向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