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培训 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闻写作培训 ppt课件

采写案例分析 及技巧总结 杨金凤 主体框架 消息的采访与写作技巧 通讯的采访与写作技巧 消息的采访与写作技巧 用比喻制作标题 把你最想告诉读者的话写进导语 利用会议发言人的话为消息找好角度 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用比喻制作标题 一个好的标题是一个精彩的亮相和深刻的标签 例子:“小堆”公司揭开红盖头 形象的比喻概括主题、提升意义 例子:“小堆”公司驶入集团发展“主路” 把你最想告诉读者的话写进导语 导语与标题一样,是消息的重点和灵魂 好的导语是最想告诉读者的一句话 前提:对会议内容较为全面的把握 是一句话而非一堆话 利用会议发言人的话为消息找好角度 例1:吕祖善检查秦山核电 例2:中核核电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如何提高新闻敏感性 多关心时事(国家的、世界的) 多关注企业的政策方针 多搜集新近发生的新闻 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例子:中核北京科技园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核东方项目举行开工仪式(通讯员) 4月29日上午,刚迎接一场春雨洗礼后的中核北京科技园区工地被火红的气球和各色彩旗包围,中核北京科技园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中核东方项目开工仪式在这里隆重进行。 开工仪式由曹述栋主持,唐景宇详细介绍项目情况。 房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会杰出席开工仪式并讲话,他表示热烈祝贺,并表示共同努力。 李晓明说,中核东方项目是中核北京科技园第一个实现开工的项目,它的开工象征着中核北京科技园建设正式进入到实施阶段。希望继续与房山区政府共同发展。 最后,李晓明宣布正式开工。 参加开工仪式的领导还有……100多人参加了开工仪式。 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例子:中核科技园迎来首个开工项目 (主) 重组后的中核东方将大展拳脚(副) 自去年11月13日中核科技园奠基仪式报道见诸报端后,作为我国首个综合性核科技园区的中核科技园的项目进展备受外界关注。事隔5个多月,4月29日,科技园终于迎来其首个入园建设项目——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中核东方项目的开工仪式。开工仪式上,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工程公司总经理李晓明说:“东方项目作为入园建设的首个项目开工建设,对于推进整个科技园区整体项目进程来说,不失为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而中核东方项目,也因此成为关注的焦点。 其他包括:东方项目的功能、整体规划、中核东方公司的情况以及重组情况、中核科技园的整体状况。 通讯的采访与写作技巧 人物通讯的采写技巧总结 事件通讯的采写技巧总结 人物通讯的采访写作 当被采访者不善言谈时,要注意寻找撬开其金口的话题。 只采当事人是不够的 采访前要做足功课 不能过多依赖采访录音 当被采访者不善言谈时,要注意寻找撬开其金口的话题。 海外铀公司员工张国华的采访案例 准备工作: 积极联系海外铀公司,争取约张国华本人采访。 准备采访提纲,以防约不到本人。 查阅尼日尔相关的大量资料,取得对其艰苦环境的更深认识。 采访前要做足功课 对一个人物的把握,需要将其还原到他的工作情景中去。 需要相关资料来做补充和提示。 一定要提前做功课 只采当事人是不够的 要找他身边的人,比如他的家人、同事、领导等等了解他的人。 这样不仅能丰富文章的内容,而且能把人物刻画得更为生动和丰满。 不能过多依赖采访录音 弊端: 会找不到采访的主线和基本结构。 会淹没被采访人话语中的一些细节。 会忽略掉语言之外的采访细节。 事件通讯的采访与写作技巧 调动记忆力,储存素材,尽快成稿,防止遗忘。 注意搜罗小道消息 考虑被采访单位和组织采访人的诉求 要学会“无中生有” 调动记忆力,尽快成稿。 你的脑子有一定的局限性。 时间越长,会越求助于文字资料和录音,写出来的东西就变成了会议记录。 假如写出来的东西连自己都感动不了,怎么感动别人? 注意搜罗小道消息 井台效应 秦山二期的采访:在食堂吃饭,乘坐班车 深入人群才能找到最生动的素材 考虑被采访单位和组织采访人的诉求 被采访单位是要宣传人还是宣传事? 抓住通讯的核心,不要浪费笔墨在跟核工业无关的经历上 要学会“无中生有” 洪源平的故事 朱光亚追思会 事件通讯的题外话 最后的成文与最初的设想大相径庭 最后的效果与预想中的有很大出入 事件通讯的本质要告诉读者什么? 抛砖引玉 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 谢谢! * * *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