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雄》北师大版.pptVIP

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雄》北师大版.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七年级上册第7课《春秋五霸与战国雄》北师大版

第 7 课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齐桓公给我们的启示 为成就霸业不记私仇,气度非凡.可谓:行大事者,不拘小节. 虚心纳谏,接受贤臣金玉良言. 可谓: 用人不疑,知人善任. 身处乱世,以天下为己任;尊王攘夷,实现个人政治抱负.可谓: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楚庄王给我们的启示 楚庄王未亲政前,终日歌舞升平,韬光养晦,麻痹政敌。可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 后楚庄王饮马黄河,雄心勃勃,问鼎中原。可谓:事业有成,功成名就。 晋文公给我们的启示 晋文公早年流亡在外,颠沛流离,心向祖国。可谓:身在他乡,心怀故国 。 城濮之战,晋军退兵三舍,晋文公兑现诺言。可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宋襄公给我们的启示 宋国国力衰微,宋襄公穷兵黩武,谋求霸业。可谓:自不量力,自取灭亡。 泓之战,没有把握有利地形和战机,致使宋军惨败。可谓:才疏志广,昏庸愚昧。 勾践给我们的启示 勾践亡国之后,不忘国耻,卧薪尝胆,力图复国。可谓:励精图治,矢志不渝。 为迷惑夫差,巧施美人计,厚赂伯嚭。可谓:为达目的,处心积虑。 合纵连横 战国时,各国除了使用武力外,还不断采取政治、外交上的攻势。 从地理上看,秦国在西部,其它六国分布在东部,东西为横,南北为纵,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国利用各国之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战国七雄 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三家分晋 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和原来秦、楚 燕、齐四国合称战国七雄。 2 合纵连横 秦灭六国 小结 春秋战国给我们的启示 春秋战国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给各路诸侯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他们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可谓:时势造英雄。 而今 ,我们更要吸取历史教训,珍惜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 ,抓住有利时机 ,千方百计地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采用和平的方式妥善的解决好台湾问题。 燕 齐 赵 魏 韩 楚 秦 韩 楚 齐 魏 赵 燕 秦 前230 楚 魏 赵 齐 燕 秦 前228 韩 楚 魏 齐 燕 秦 前225 赵 韩 齐 楚 燕 秦 前223 魏 赵 韩 齐 燕 秦 前222 赵 韩 魏 楚 齐 秦 赵 魏 前221 韩 燕 楚 * 西周灭亡后,我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诸侯国为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先后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这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争霸斗争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东 周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逐渐瓦解时期 历史特征: 奴隶制度瓦解:诸侯不听天子号令,天子相反 依赖强大的诸侯。 “春秋”名称来源于鲁国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时期 历史特征: 封建制度形成: 兼并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 趋向统一 “战国”名称来源于当时各大诸侯国连年交战. 春秋争霸 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 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 越王勾践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齐桓公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春 秋 五 霸 齐桓公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一、春秋五霸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前476年)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 ,谁势力强大,就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成因 “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 ——《史记·周本纪》 1、齐桓公首霸 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任用管仲为相,国力大增(管仲相齐); 齐国地近渤海,拥有山海渔盐之利,是东方大国; 动脑筋:齐国有哪些区位优势? 1 2 运用“尊王攘夷”的谋略,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召集诸侯“葵丘会盟”,确立了霸主地位。 3 4 楚庄王时,楚国大 举北进.长驱直入 周天子所在的伊水 洛水流域,并乘机 向周王室询问九鼎 的大小轻重.九鼎 是王权的象征,楚 庄王问九鼎的轻重 ,大有取代周天子 地位的架势.这就 是楚庄王问鼎中原 .楚庄王一跃成为 霸主. 管仲曾箭伤齐桓公, 桓公不记私仇,仍 重用管仲.管仲感激,更加努力辅佐 桓公. 晋文公名重耳,曾经在外流亡多年,得到楚成王的帮助.离开时他做出承诺 ,一旦晋楚两 国交战,晋军定要退避三舍,以报答恩情.后晋 ,楚两军在城濮相遇 .晋文公信守诺言.兵退三舍,避其锐气.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 ,大败楚军, 这就是城濮之战 .晋文公一跃成为中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