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接至荣变35V送电线路工程
白-川线T接至荣变35KV送电线路工程
[ LGJ-120/25 XGJ-35(1×7) 新建 ]
综合部分
施工图设计说明书
施工图说明书目录
1 机电部分说明 1
1.1 设计依据 1
1.2 对初步设计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1
1.3 设计范围和建设规模 2
1.4 建设、设计、施工、运行单位和建设期限 3
2 全线杆塔使用情况 3
3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说明 4
3.1 路径说明 4
3.2 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5
3.3 交通情况 5
3.4 重要交叉跨越统计 6
3.5 路径协议 6
3.6 进出线说明 6
4 设计气象条件 6
5 导线和地线 7
5.1 导线地线型号和特性 7
5.2 导线、地线应力 8
5.3 导线、地线防振 8
6 绝缘配合 9
7 防雷接地 9
8 绝缘子串和金具 9
8.1 绝缘子串 9
8.2 绝缘子机电特性及主要尺寸 10
8.3 挂线金具 10
9 相序与换位 11
10 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 11
11 杆塔与基础 12
11.1 杆塔部分 12
11.2 基础部分 13
11.3 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措施 21
12 通信防护 22
13注意事项 22
附件1:
附件2:
1 机电部分说明
1.1设计依据
本工程依据下列文件和资料进行初步设计。
1)白川线T接至荣变35KV线路工程的初步设计资料以及HNS电力公司下达的农电《关于荣等35千伏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的批复》。
2)应遵循的规程、规范:
a)《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 180-2008)。
b)《中重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Q/GDW 182-2008)。
c)《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
d)《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e)《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f)《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g)《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h)《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DJ62-84)。
i)《电气装置安装工程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
j)其它有关专业的规程、规范和标准。
1.2对初步设计及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改造线路方案的调整:对T接点前后的白川线杆位进行改造,拆除2基老杆新立2基排杆,导地线不更换。
初步设计中改造线路全长1km。施工图设计改造线路长度分别为15.6km和0.5km。
施工图设计在其他方面均按照初步设计及其审查意见执行。
1.3 设计范围
本设计白锡-川上35kV线路的G10#-G11#的老线路段改造。
2 全线杆塔使用情况
本工程使用2种杆塔,改造段5基,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1种,共5基。
表2-1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统计表(2基)
全高(m)
杆型 15 18 21 24 27 小计 数量 35Z13 2 2 35N11 2 2 3*φ190-18联杆 1 1
3 线路路径及进出线说明
3.1路径说明
白锡35kV变电站位于XH县白锡镇,35kV进出线间隔设于该变电站北侧。
本设计拆除白锡-川上35kV线路的G10#、G11#老杆后新立2基35Z13排杆。然后在改造后的G10#与G11#杆之间的T接方向上新立1基3*φ190-18联杆和1基35N11杆组成T接耐张段,与白川线采用“田”字搭头T接。
本线路曲折系数1.142,全线基本沿山地走线,地形起伏较大。
3.2 地形、地貌、地质情况
沿线以水田、溶蚀丘陵地貌为主,地质以岩石、土夹石居多,部分为粉质粘土。全线植被稀疏,树木较少。沿线海拔高程(黄海高程)在170m~380m之间,地形连续,高差起伏较大,沿线无大型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线路所经地区内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小于6度)m/s,设计覆冰取15mm(地线20mm)。
综合各项设计气象条件取值如表4-1。
表4-1 气象条件组合表
项目
计算条件 冰厚 风速 气温 最高气温 0 0 40 最低气温 0 0 -10 年平均气温 0 0 15 最大风速 0 25 -5 设计覆冰 15/20 10 -5 安装情况 0 10 -5 事故情况 0 0 0 大气过电压 0 10 15 内部过电压 0 15 15 冰的比重 0.9*103kg/m3 雷电日 60日/年
5 导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参公、行政编制与事业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x VIP
- clvdrives科来沃X900系列通用变频器说明书-1.2.22.pdf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发生率的应用37.docx VIP
- 四上神话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VIP
- JBT 12576-2015 轮胎起重机标准规范.docx VIP
- 《保险监管法律制度》课件.ppt VIP
- 公、行政编制与事业5编制的区别(修正版).doc VIP
- 机动车驾照科目一考试题库全新的题(1000+完整版).doc
- 新版现代西班牙语第二册答案.pdf VIP
- TB_10303-2020_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