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桥梁工程PT课件

泸定铁索桥 泸定铁索桥,跨越大渡河,位于川、藏要道,是铁索桥中现存制作最精良的一座。桥始建于康熙44年(公元1705年),次年完成。桥长103m,宽2.8m,上铺有木板。底索9根,索长约128m,两侧各有两根栏杆索。两岸石砌桥台,用台身自重来平衡铁索的拉力。 近代桥梁:我国古代桥梁的辉煌成就曾经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世人所公认。然而,旧中国封建制度的长期统治大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使已经落后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总之,解放前,我国交通事业极度不发达,桥梁建筑的技术水平处于很落后的状态。 此后,帝国主义列强为掠夺中国的资源,在中国大量修筑铁路、开挖矿山。桥梁建筑方面大部分是外国投资,洋人设计,外商承包。但长江仍是天堑,只能靠渡轮过江。 1912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大纲”中规划了中国的交通建设,但终因连年军阀混战和长期内战而未能实现。1935年开工修建的钱塘江大桥是中国第一座由中国工程师主持设计建造的现代钢桥,仅用了30个月即通车,是中国桥梁史上的一座丰碑。 钱塘江大桥位于浙江杭州的钱塘江上,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铁路、公路两用桥,1937年9月26日建成,桥长1453m,正桥18孔,跨距66m。大桥的设计、建造主持者是当代桥梁专家茅以升博士。 钱塘江大桥 现代桥梁: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事业的兴起,桥梁建设也得到了蓬勃发展。 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结束了我国万里长江无桥的历史。从此,“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大桥正桥为三联3×128m的连续钢桁梁。 1.起步阶段 南京长江大桥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座特大铁路、公路两用桥梁,正桥上部结构由10孔钢梁组成,主跨160m,于1968年建成通车。 20世纪60年代,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资金和钢材十分匮乏,拱桥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桥型。除石拱桥外,我国还创造和推广了一些新型拱桥结构,如双曲拱,具有节省材料、造价低、施工简便和美观等优点。我国目前跨度最大的双曲拱桥为河南嵩县的前河大桥,跨径150m,建于1968年。 前河大桥 与此同时,预应力混凝土技术也开始推广,1965年建成的河南五陵卫河桥,为中国采用平衡悬臂拼装法修建的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孔跨布置为25+50+25m,两个T构间用剪力铰连接。 五陵卫河桥 由于双曲拱桥在软土地基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20世纪70年代创造了一种适合软土地基上修建的轻型钢筋混凝土桁架拱桥。 河南嵩县桥(9孔50m,1976年竣工) 宁海越溪桥(单跨75m,边跨为40m双曲拱,1976年竣工) 在云贵川等西南山区,发展了便于无支架施工的钢筋混凝土箱形拱桥。如主跨100m的四川宜宾岷江大桥(1973年)、主跨116m的云南红旗桥(1974年)、主跨105m的广西来宾桥(1978)。 来宾桥(缆索吊装施工) 宜宾岷江大桥(缆索吊装施工) 西方的斜拉桥技术于60年代末传入我国,国内开始尝试建造这种新桥型,并于1975年建成了主跨54m的上海新五桥和主跨75.8m的四川汤溪河桥。两桥均为试验性桥,虽然跨径小,但这是对中国传统桥梁体系的挑战,在中国桥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我国今后斜拉桥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汤溪河桥(三峡三期蓄水后,为保证蓄水后的航道通行,有关部门爆破拆除了此桥)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桥梁建设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1981年,第一座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斜拉桥——主跨96m的广西来宾红水河桥建成通车。 2.崛起阶段 红水河桥(48m+96m+48m) 1981年,在济南召开的全国桥梁会议上对我国70年代学习建造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进行了总结。1982年,主跨220m的济南黄河桥建成通车,象征着80年代斜拉桥在全国迅速推广。 安康汉江桥 济南黄河桥 1982年,世界跨度最大的铁路斜腿刚架桥——主跨176m的陕西安康汉江桥建成通车。 80年代,广东率先开放。为解决珠江三角洲许多公路渡口的交通障碍,建造了许多大桥。1984年建成跨度90m的顺德容奇桥,第一次采用5000kN的浮吊进行预制梁的整体架设。 为发展山东油田,1987年建成了主跨288m的东营黄河大桥。该桥的拉索引进了日本新一代的热挤PE套管的平行钢丝索体系,为此后我国自主开发这种拉索体系提供了借鉴。 顺德容奇桥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