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立衣原体.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章立衣原体

* * 第二十章 其他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第一节 支原体 第三节 衣原体 第二节 立克次体 第四节 螺旋体 第一节 支原体 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可通过滤菌器、并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 支原体大小一般在0.2-0.3μm,无细胞壁,呈高度多形性,常呈球形、杆状、丝状、分枝状等。G-性,常用Giemsa染色法染成淡紫色。细胞膜中含较多胆固醇,膜外有一层多聚糖组成的荚膜,与致病有关。 支原体电镜照片 第一节 支原体 (一)生物学性状: 2、培养特性: 支原体主要以二分裂法繁殖。在含有20%血清、酵母浸膏和胆固醇的培养基中缓慢生长,2-3天后形成“荷包蛋”样菌落。 3、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细菌弱,;加热55℃5-15分钟即死亡。对阻碍蛋白质合成的抗生素(如强力霉素)等敏感。 支原体“荷包蛋”状菌落 第一节 支原体 (二)主要病原性支原体: 支原体可选择性地与宿主细胞上相应受体粘附,从细胞膜获取脂质与胆固醇,损伤细胞引起疾病。 1、肺炎支原体:经呼吸道传播,可引起人类原发性非典型肺炎。 2、溶脲脲原体: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或母婴传播,引起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还可吸附于精子表面,阻碍精子与卵子结合,引起不育症,也可经胎盘感染胎儿。 溶脲脲原体电镜照片 第二节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立克次体的共同特点: 1、大多为人畜共患病原体; 2、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或为寄生宿主、或同时为传播媒介; 3、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 4、多形态性,主要为球杆状; 5、专性细胞内寄生。 我国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有: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及Q热柯克斯体 一、概述 第二节 立克次体 生物学性状: 立克次体呈多形态,多为球杆状。Giemsa染色后呈紫色。 常用的培养方法有动物接种、鸡胚卵黄囊接种和细胞培养。 对消毒剂和抗生素敏感 与变形杆菌菌体O抗原有共同抗原成分,故可用外斐反应辅助诊断立克次体病 立克次体(Giemsa染色) 用变形杆菌的某些菌株(OX19、OX2、OXk)代替相应的立克次体抗原进行交叉凝集反应,检测病人血清中有无立克次体的抗体。这种交叉凝集反应称:外-斐反应。 外-斐反应 主要立克次体与普通变形杆菌抗原交叉现象 普氏立克次体 +++ + —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 + — 恙虫热立克次体 — — +++ Q热柯克斯体 — — — OX19 OX2 OXk 变形杆菌菌株 立克次体 第二节 立克次体 二、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主要通过虱、蚤、蜱、螨的叮咬或其粪便经伤口等途径感染人体,产生内毒素与磷脂A等,直接破坏所寄生的血管内皮细胞,使细胞肿胀破裂、血管腔阻塞,造成组织缺血坏死、凝血机制障碍、DIC等病变。 1、普氏立克次体 流行性斑疹伤寒 人虱 人虱 人 人 2、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地方性斑疹伤寒 鼠蚤 鼠 人 3、恙虫病立克次体 恙虫病 鼠 恙螨幼虫 人 第二节 立克次体 三、防治原则: 灭虱、灭蚤、灭鼠,讲究卫生。 接种立克次 体死疫苗 用氯霉素、四环 素等抗生素治疗 第三节 衣原体 衣原体是一类能通过细菌滤器、严格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一、概述: 1、发育周期与形态染色:原体(EB)呈球形、椭圆形或梨形,姬氏染色呈紫色,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始体(RB)由原体逐渐发育、增大而形成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并发育成许多子代原体。 发育周期 原体 始体 第三节 衣原体 2、培养特性:专性细胞内寄生,可用鸡

文档评论(0)

liwenhu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