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章丘龙舞介绍.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章丘龙舞 章丘市是在改革开放中崛起的一座新兴城市。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和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故乡。 章丘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济南市区东50公里处,北纬36°25′-37°09′,东经117°10′-117°35′之间。西邻济南市历城区,东连淄博市,南交泰安、莱芜市,东北与邹平县接壤,西北隔黄河与济阳县相望。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37公里,总面积1855平方公里,总人口98.9万人。 早在8000多年前,境内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商代,东、北部为蒲姑国。商末,西部为潭国,都城今龙山镇城子崖。春秋时期,先后为潭国和齐国诸侯封地 秦,属济北郡。西汉,属青州部济南郡(治东平陵城)。汉景帝四年(前153年),置县称阳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 取县北山章丘为名。 1979年1月,属济南市。1992年8月,撤章丘县设章丘市(县级)。 章丘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是龙山文化的发祥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0处,省级2处,市级21处。 章丘的舞龙始于明朝。境内舞龙的村庄很多,其中,文祖镇西王黑村的龙灯最有名气。据西王黑村民间艺人靳成行、靳启科讲,早在明洪武年间,由山西迁徙垛庄镇蒲皇村的靳久是舞龙技艺高超的民间艺人,相传他有五个儿子也都是舞龙高手,其中一个叫靳伍水,后从蒲皇村迁到西王黑村安家落户,同时也把舞龙技艺带了过来,从此,西王黑村才有了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随着民间扮玩的发展,龙灯陆续遍布章丘境内。清末,章丘的一些民间艺人到外地做生意,把舞布龙的技艺学了回来。之后,境内便形成了夜间扮玩舞龙灯,白天扮玩舞布龙的定式。 一、基本内容 舞龙很讲究仪式,舞龙前要先设神案,摆上祭品,敲锣打鼓到龙王庙里祭拜、取香火和到龙王庙附近的泉或井中用坛子取水,供于神案之上,举行点灯仪式。村里的头人带领大家在神案前行三跪九叩大礼,然后,头人庄重喊一声:“龙王爷驾到!”此刻,锣鼓鞭炮齐鸣,表演者将龙体内的烛灯点燃,舞动起来。舞龙从正月初九开始到十六结束,在此期间,神案上的香火不断,活动结束要把取来的香火和水送回原处,民间称之为“送龙王”。 舞龙表演形式集乐、舞于一体。表演时舞随乐动;锣鼓声势要大,节奏与抬杆颤幅一致。 章丘的龙灯表演是以村为单位。龙队编制一般是由2条龙,一颗龙珠,16盏云灯组成。表演套路有“二龙戏珠”、“跳龙”、“贺龙门”、“龙脱衣”、“火龙入海”、“龙降甘露”等。表演动作有“快跑”、“慢逛”、“屈蹲”、“跳蹦”、“举手”、“马步”、“八字舞龙花”、“海底捞月”、“仰卧摆动”等。表演形式有进行式和圆场式两种。进行式即在街上列队表演;表演时,由两盏云灯串花开道,龙珠在前面引逗,其它云灯护卫在龙的两旁,常表演“腾云驾雾”、“火龙戏海”等套路。圆场式即在固定场所表演;表演时锣鼓鞭炮齐鸣,先是云灯跑入场内串花,随后龙灯在龙珠的引导下冲场,龙随珠舞,尾随头摆,烛光闪闪,场面红火,气氛热烈,扣人心弦,常表演“二龙戏珠”、“贺龙门”、“龙盘柱”等套路。 布龙的特点是较为轻便,舞动起来动作幅度大、速度快、翻转、盘旋、伸缩灵活自如,而且整体造型逼真、美观,布龙的表演套路、动作、形式与龙灯基本相同。 演员道具:龙灯的构造由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组成。龙头:用竹劈扎一个长1.2米,宽0.8米的椭圆形框架,内设两个烛座,外面用纸糊或稀纹布罩住,上面装饰有龙嘴、龙角、龙翅和鳞纹。龙身:用竹劈扎成长1.5米,直径为45厘米的圆筒节架,每节中设4个竹座,节与节之间相聚3米,用透光度较好的细纹布做龙衣,上面绘有鳞纹和云彩,可根据不同规模增加或缩短龙的长度,龙节用绳子连接起来,每节一根1.5米左右的木质托柄。龙尾:用竹劈扎成一个1米长的锥形框架,内设一个烛座,外罩细纹布,上面绘有鳞纹,装饰有尾翅,尾巴上绑有一把用麻做的红穗子。 龙灯的表演必须有云灯和龙珠相配合。云灯是用竹劈扎成高1.2米,宽1米,厚17厘米的云形框架,内装烛座,外罩以纱,上绘有云、水图案。云灯背面有一握柄,供一人操作表演。龙珠是用较细的竹劈扎成一个直径25厘米的球体,外罩彩布,中间穿一根30厘米长的轴,轴的两头露出,镶在一个直径为30厘米的竹制圆圈中间,圆圈连在一根1.8米左右的托柄上表演时龙珠不停地转动。 布龙是在龙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常见的有9、11、13节,由于龙体内不装烛灯,所以直径没有龙灯的宽,龙的几部分外形构造与龙灯基本一致,布龙的节架较短长约60厘米、直径约30厘米,节与节之间相聚2米,用四根绳子连接起来,龙衣用棉布制成,鳞纹等图案的颜色较深。 服饰:可根据角色的不同来搭配演员服饰,并没有固定的要求,龙灯和布龙演员的服饰是一致的,云灯和龙珠的服饰要与龙灯和布龙的有区别。锣鼓队黄衣、黄头巾、黄腰带、黑靴。 鼓乐队器:鼓乐队由大鼓2,锣、钹、小锣各1组成,大鼓面直径60——80厘米,高40厘米左右。 村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s11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