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知识脉络深度挖掘内涵以先秦至汉代儒学发展为例_1课件.pptVIP

梳理知识脉络深度挖掘内涵以先秦至汉代儒学发展为例_1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梳理知识脉络深度挖掘内涵以先秦至汉代儒学发展为例_1课件

1.协助汉高祖树立君威 历史上第一个尊崇孔子的皇帝是刘邦。他在晚年路过曲阜时,用最隆重的太牢大礼祭拜孔子。这个当初拿儒生的帽子当撒尿便器的市井之徒,为什么后来变得如此尊师重道呢? 是他的谋士——儒生叔孙通让他开了窍。叔孙通用礼制操练那些与刘邦打天下的“哥们儿”,使他们懂得了君臣之道,也使刘邦体会到做皇帝的尊贵和高高在上的威严。 2.吸取秦亡的历史教训 汉初,文、景等帝主要尊崇道家思想,实行黄老无为而治之道,修养生息数十载。期间,一批儒生如陆贾、贾谊等积极向统治者进言,总结秦王采纳法家而速亡的历史教训,极力推崇儒家以仁治国安民的必要性,在当时形成一股重要的舆论。 3.迎合了汉武帝宏图大志 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年少登位,认为国力已经恢复,应该大有作为,希望消除匈奴的外部威胁,打击刘姓诸侯王的势力。他颁布诏令,要求各地方官员推荐孝廉、贤良文学 等学者,以备朝廷策问。当时大儒董仲舒被推荐到首都长安,三次获汉武帝召见,上殿策问。汉武帝接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建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及博士弟子员,规定儒生只要精通儒经便可任官。 4.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董仲舒继承了荀子关于礼法并重、刑德兼用的理论,吸收了墨家“兼爱”、“尚同”的理论,及其中某些带有宗教色彩的思想。董仲舒对于儒学的发展不仅在于学理方面,而更在于他把儒学推向宗教化和政治化的方向。 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 首先,宣扬天人合一、天人 感应。他认为:“天者,百神之大君也。”,宣扬天是有意志的,能与人相感应的,人间万物都是上天有目的的安排。天意与人事密切相关,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人的活动也能感动天。 其次,鼓吹“君权神授”。他认为人间的皇帝就是天意的代表,认为“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人民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谁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以此来论证皇权的神圣性,为加强皇权提供理论依据。 第三,神化人伦秩序,强化精神控制。他认为,“三纲五常”是“天”的意志,从而把“政权”、“族权”、“神权”、“夫权”融为一体,通过强化封建伦理关系,达到强化统治权力的目的。 【示例3】 2014全国卷1 第24题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 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这道题实际包含下列信息:官员、百姓因和祖先的特殊关系(承祖)而祭拜自己的祖先,而皇帝因为和“天(神)”的特殊关系(‘承天’)而祭“天”,由此,秦汉以后,先秦儒学倡导的人伦秩序在西汉被董仲舒宗教化、政治化,成为维护政治统治的国家意志。 【示例4】 2015全国卷2 第25题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本题包含下列信息:秦代养子与养父之间并不遵循儒家伦理,而西汉之后的西晋,养父与养子之间的关系等同于亲子,必修遵循儒家伦理,这充分说明西汉之后,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结语 从先秦至汉代儒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在先秦儒学那里,它是通过道德教育、理想教育去启发出人们遵守道德规范、追求理想社会的自觉。从西汉董仲舒开始,儒学社会政治层面功能逐步形成并加强,它成了不管你自觉与否,自愿与否, 都必须遵守的外在规范,因而它的修养意义和作用就大大地被减弱了。儒学制度化方面的成功,却使它在道德修养功能方面走向危机,而这一危机又为宋代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契机。 0AGgfUyj+)ZW5!5r87DC+6!M)R+OwFj5CafYxy1paWj3acf07Bq9%mRIcO!pgLA5NWR-BGWlz!tO14j)S!rxvT102VfP*V)Rwg)eNlBxi%pgy#-IEnn4QATv+!60mzHQC+aTG%fmE7uyo5HEkZY*sO1x7#1ZqN(L6WEVHy**3Aufs0S7Vt(-TZtfcoRBe)pMVEjkJL4J(NHNWOz7vCMl1JEuE9KSQw!MFIvNHgGubPj9-Oy6Rhcwq+3Zkmit(tehkXWBVRJJRqns(HBYukyuYN%mU-TkpT)7vk-c8fVwQkgrqiLvY0RsdvIU9Ok$t2da#kO8yEFnot*ia4eL$XHPEEeCcX*SmzPy0A+LUvrq)7Y6g3CHTO7s+1DEsGaoo1TGvGZ42ur9##2kSF%+V6CO2s1f6J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