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控制2PPT课件
1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重症结核科 李红霞
2
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病毒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辽感染。
3
医院感谢染的分类
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身体以外的地方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引起感谢染的病原体来自于病人自身在某个部位
1
2
3
4
研究背景
◆只要采取适当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有1/3的医院感谢染是可以预防的
◆医院感谢染发病率从5%降到4.7%,即降低0.3%,节约的费用就足以支付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支
5
导尿管相关性感染
◆尿路感染中,70%-80%与导尿 有关
◆尿道器械操作及开放性手术所 致,占20%
6
Foley气囊导尿管
◆上世纪20年代开始使用开放性 集尿系统
◆50年代发展了密闭式集尿系统
◆60年代开始使用密闭的塑料收集尿液
◆密闭式集尿系统的改进使菌尿症的发生推迟到30日以上
9
国外报道
开放式导尿引流系统第4天100%出现菌尿症
密闭式引流系统菌尿症发生率平均10-25%
严格控制下,14天内的尿路感染可降至20%,但长于14开则感染率急剧上升至100%
10
一、病原学
医院内尿路感谢染的病原菌80%G–
50%大肠埃希菌
11
二、流行病学
2001年和2003年的现患率显示,医院内尿路感染居医感染的第二位
局限性(地方)医院内尿路感染占大部分,局限性流行实际源于病房的交叉感谢染
12
三、发病机制
正常的泌尿系统有防御机制:偏酸的PH尿液、含有的氨、尿素、溶菌酶、有机物等抗菌活性物质
正常的机械作用:即使细菌进了膀胱,一次排尿即可将99.9%的细菌排出体外
13
(一、)感染途径
14
导尿管的附加损害
导尿管→细菌带入膀胱,损害了防御机制
一次性导尿(插入导尿管,引流尿液立即拔出导尿管)可在1%的健康人和20%的高龄病人中引发菌尿症
留置导尿为细菌进入膀胱提供了一个持续的通道
15
不同性别的差异
大多数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不是发生于插管过程中,而是病原体通过尿道口及尿道周围粘膜经过导管外壁进入尿道引起感染
女性更易发生尿道路逆行性感染,尿道路距肛门近,男性的感染大多通过交叉感染
16
细菌生物膜
细菌附着于尿管壁,生长为一薄层细菌黏附于管道,细菌分泌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等细胞外基质将自己包埋于其中,即形成细菌生物膜
它保护微生物免于抗菌剂、杀菌剂和自身免疫作用
17
对33个留置导尿管的研究
48.5%的留置导尿管出现生物膜
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的细菌易形成生物膜
可导致管腔阻塞
18
外源性感染的发生
细菌来源于医务人员污染的手
污染的液体冲洗
使用未经消毒或不合格的器械
19
(二、)易感因素
1.导尿管的使用时间
2.密闭导尿管系统的损坏
3.未全身应用抗生素
4.女性患者
5.老年人
20
四、如何预防?
插管前
插管中
插管后
21
插管前
1.评估: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心理状态、年龄、性别等
◆有无膀胱、尿道、前列腺疾病、会阴部情况
◆以往有无消毒剂过敏史:以往导尿的过程在无特殊情况发生
◆有否凝血功能障碍史
22
插管前
2.告知:
导尿的目的、原因、方法、可能出现的不适、缓解不适的方法、插管时引导患者深呼吸
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尿道损伤(包括尿道出血),拔管困难,尿管自动脱出,泌尿系感染,尿道狭窄,拔管后尿潴留
签导尿术知情同意书
23
插管前
3.准备:
操作者;洗手,戴口罩
环境;符合无菌操作,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保暧
用物:一次性无菌导尿包
自主活动患者可先进行会阴部清洗
24
合适的导尿管
选择最小直径的导管
男:宜16F
女:宜14F
小儿:8-10F
25
是否会阴剃毛?
不主张
损伤会阴部皮肤,使细菌易于定植
保持会阴部皮肤清洁
26
插管中
1.合适的消毒剂,0.5%-1%的碘伏
2.注意消毒顺序,每个棉球不能重复使用
3.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
27
插管后
悬挂集尿袋,不应高于膀胱水平
尿液从尿袋逆流回膀胱是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集尿袋底部不能触及地面
28
及时清空袋中尿液
集尿袋的尿液到达2/3满时要清空
排放时注意一人一使用清洁容器一洗手,防止尿袋与容器接触
患者无尿或少尿时,每班排空集尿袋
29
避免置管或将导管时间留置最短
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并尽可能拔出导尿管
有观察发现:41%的医务人员不知道他们的病人在使用导尿管,而留置导尿管中有36%的口患者留置时间是不必要的
每季度反馈不同病房的导尿管相关性尿道感染率,18个月后,平均感染率32/1000使用导管日降低到17.4/1000使用导管日
30
疑似导尿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