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敬祖文化传承及其当代价值.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敬祖文化传承及其当代价值

敬祖文化传承及其当代价值   摘 要:敬祖,或祖先崇拜,是基于逝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是基层人民生存、凝聚、互助与自治的精神表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年画是民间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真实记录了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状态,“祖宗轴”是豫北滑县年画的一种,主要表现团聚族群、祭拜祖先等,是祖先崇拜的轴画形式。敬祖有利于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明确地倡导珍爱生命观念和意识。在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客观认识其当代价值,从个人的存在、家庭的幸福、国家的稳定到社会的和谐,再到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思想资源和民意基础。   关键词:敬祖文化;年画;祖宗轴;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K89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4)01-0120-05   年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因过年时张贴而得名,是中国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民间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豫北滑县年画是新“发现”的一个年画产地,但却是一个完全独立的年画产地,此地的年画从样式到内容都有其独特之处。“祖宗轴”在当地俗称名义,是当地年画的三大种类(神像、“祖宗轴”、扇面画)之一。与其他年画一样,都是张贴于过年之时,但“祖宗轴”并没有装饰节日的功能,主要用于祭拜祖先、家族团聚,是敬祖文化的轴画形式。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之下,“祖宗轴”非但不像其他年画类型日渐式微,反而鲜活的保存下来,而且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成为敦促人们回家过年的精神牵挂,成为族群团聚和交流的纽带。民间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本文以豫北滑县“祖宗轴”年画为例,梳理年画与敬祖文化的关系,考察祖先崇拜的当代表达,认识年画在巩固家族观念和提升民族凝聚力中的作用。   一、“祖宗轴”与敬祖文化   “年”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农历过年的风俗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岁月里,年画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逐渐衍生形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传统道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画在民间不仅作为广泛使用和实用的一种民俗艺术而存在,而且其价值体系意义实际上使其成为中国社会的民间信仰。”[1]“祖宗轴”是豫北滑县年画中的一种,在当地俗称名义,“祖宗轴”有布质和纸质两种,但都为轴画形式,在春节到来之际,打开悬挂于主房的侧墙或配房正对门口的墙上,族群进行膜拜。轴画上画有长方形的空格(当地人称为笔筒),用于填写已故先人的名字,轴画下画有升平图象。“祖宗轴”是祖先崇拜的轴画表达,经过上千年的演变至今,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知道它当初的形式,但可以确定的是其信仰核心没有改变——敬祖文化。   (一)敬祖文化——“祖宗轴”产生的精神源流   祖宗二字实际上就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形写法,祖先崇拜大约是在原始社会末期,由祖宗观念与原始宗教相结合形成的,是人类自我意识提高和征服自然能力提高的表现。祖先崇拜是“人与神灵世界间宗教性联系的部分”[2]。在中国这个有着悠久儒家传统的国度,中国人对于祖先的尊敬是在“儒家学说‘孝’的伦理道德倡导下,走向‘平民化,成为家庭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并为人们普遍接受。’”[3]“祖先崇拜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国外有学者甚至将其提升到国家宗教和神圣法则的高度”[4]。正如美国学者J.L.斯图尔特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作了细致考察后所说的:“祖先崇拜事实上才是中国的真正的宗教”[5]。敬祖文化的表现方式有很多种,如设立祠堂、修建家庙、定期扫墓、悬挂轴画等,人们希望怀着顶礼膜拜、虔诚有加的态度,通过这些祭祀活动搭建一座与祖先沟通的桥梁,并期望从中获得恩赐与庇护。   “中国古人虽然也相信神,也创造过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但是在中国古代一直没有形成占统治地位的神学,社会文化意识的核心仍是祖宗思想,即认祖宗而不信上帝”[6]175。祖宗的概念和祖先崇拜的形式是随着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敬祖,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是基层人民生存、凝聚、互助与自治的精神表达,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夏商周三代的祭祖礼仪已相当发达,当今我们所能见到的甲骨文及青铜器铭文中均有非常完备的体现。“汉代统治阶级提倡孝道,盛行厚葬,特别是实行‘察举孝廉’的制度,这在今天出土的当时的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石、画像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这一股百年厚葬之风便是当时崇敬先祖最有力的佐证。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灵魂观、因果报应观十分盛行,反映在祖先崇拜上就是推崇、神化各自家族的祖先。”[7]隋唐时期祖灵崇拜的重要内容是祖庙,明清以后,祭礼的实施主要通过家庙、祠堂来进行。   “祖宗轴”应该起源于魏晋时期。无论是铭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