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创作手法与艺术
浅析劳伦斯《儿子与情人》创作手法与艺术
作者简介:韩超(1978.07—),男,汉族,河南开封,开封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从事英语教育、教育学原理等问题研究。
摘要:在二十世纪的英国文学中,劳伦斯是最富有创见的作家之一,《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在叙事结构上还是在意象的使用上,这部作品都将传统现实主义手法与现代心理小说的特点结合起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儿子与情人》 劳伦斯 叙事结构 意象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有成就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多产作家,他写小说、戏剧,写诗歌,也画油画,他是一位火山型素质的作家,他在暂短的一生中,留给我们长篇小说12部,中篇小说16部,《D.H.劳伦斯全集》,《D.H.劳伦斯诗歌全集》及游记等三部,《儿子与情人》是一部自传式精神分析小说,它描写了出身在英格兰中部的一个男孩成长过程,评论家约翰.买西曾这样写道:“这是一部杰出的作品,每个句子,都经过推敲,全书充满了意味深长的思想和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这是一部天才的作品。”劳伦斯是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因此,《儿子与情人》具有浓厚的戏剧性和诗人素质的语言。在《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愤世嫉俗的社会情绪,婚姻爱情的偏激态度,哲学意识的形象,无情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整个文明病症。这部小说自1913年问世以来,就以其坦率、大胆的描写,深刻的心理分析吸引着千万读者,使其成为劳伦斯作品中拥有读者最多的一部。而劳伦斯在这部作品中所作的艺术尝试,又将传统现实主义的手法与现代心理小说的特点结合起来,成为一部心理现实主义的力作,使之具有了更高的艺术价值。
一、《儿子与情人》的叙事结构
很明显,《儿子与情人》采用了最为传统的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叙事结构:小说依次向我们介绍了莫莱尔夫妇从相识到结婚的过程,夫妻关系的逐步恶化,孩子们的出生、成长及生活经历,直至威廉的早夭,保罗爱情上的失败,和莫莱尔太太的去世。看起来,这部小说的结构似乎很松散,完全由一些家庭生活片段按时间顺序连缀而成。但是,如果我们耐心阅读就不难发现,《儿子与情人》同时也兼有现代心理小说的特点,所有情节的取舍和组织都是为了展示主人公保罗的心理历程并揭示其深刻的社会及家庭根源。
在《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心理历程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保罗与母亲的病态感情的形成和这种病态感情对保罗爱情生活的影响。因此,劳伦斯就将这部小说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六章。小说的第一章“婚后疑云”(The Early Married Life of the Morels)中虽然看不到保罗的身影,却也是整部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描述了保罗即将生活和成长的环境,亦即保罗与父母病态感情形成的家庭背景。在第二章中,保罗出世了,家庭矛盾也日益尖锐。莫莱尔太太为把保罗带到这样一个薄情的家庭和世界上来感到负罪和愧疚,决心用全部的力量和整个的心灵去爱他,为日后母子间的依恋埋下了伏笔。第三章“爱的转移”(“The Casting Off of Morel—The Taking On of William”)中,莫莱尔太太对丈夫彻底失望了,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长子威廉身上。威廉果然不负母亲的期望,逐步成为中产阶级的一员。母亲在感情上也越来越依赖威廉,她无法接受威廉结交的女友,更舍不得威廉离开她去伦敦工作。这一章虽然不是以保罗为核心人物,却进一步揭示了保罗与母亲病态感情形成的原因。可以说,威廉与母亲之间的过分依恋预示了保罗今后的悲剧命运。
接下来的两章“少年时代”(“The Young Life of Paul”)和“走向生活”(“Paul Launches Into Life”)集中描写了保罗的生活经历。保罗和威廉一样,实现着母亲跻身于中产阶级的理想,而他那敏感的心灵、孱弱的体质使他更能比哥哥威廉体会到母亲的感情。但是,此时他还不能取代威廉在母亲心目中的地位。在第六章“威廉之死”(“Death in the Family”)中,我们看到,威廉的死使母亲垮了下来。这时,保罗突然患上了严重肺炎,才迫使母亲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保罗也才真正取代了威廉,成为母亲心灵的依托。
以上六章构成了小说的第一部分,详尽地描述了保罗与母亲之间病态感情形成的过程。从第七章起,保罗开始了他的初恋(“lad-and-girl love”)。保罗与米丽安之间纯真的感情激发了保罗的创作灵感,使保罗成熟起来,却也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莫莱尔太太与米丽安之间“爱的争夺”(Chapter 8:“Strife in Love”),保罗也陷入痛苦之中。为了摆脱内心深处的矛盾,保罗开始疏远米丽安,并最终与米丽安分手。
在十四章“解脱”(“The Release”)中,保罗终于从母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母亲的爱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