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幼儿读物小儿常见病推拿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幼儿读物小儿常见病推拿课件

小儿常见病推拿 郑州市中医院 杨元平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取穴及操作手法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治疗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处于不断发育的过程中,年龄越小其特点越明显。了解这些特点不仅有利于对常见病的发生与认识有帮助,而且对其治疗过程中的原则与治法的制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脏腑指五脏六腑,形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精血津液。气指生理功能,诸如肺气、脾气、肾气等。 由于各个器官功能皆处于发育过程中,脏腑的形气相对不足,其中以肺脾肾为主。 肺主一身之气,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其中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肺常不足”,肺为清虚之体,既易于 邪又不耐寒热,故称为“娇脏”。小儿脾常不足又往往会导致肺气弱。 肺主气司呼吸,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肺常不足,卫外机能未固,外邪每易由表而入侵袭肺系。所以时行病及感冒咳嗽等证最为常见。 “脾常不足”。由于小儿机体处于不断发育过程中,营养物质的需求比较大,脾胃原本尚未健全加之运化负担较重。因而显得更加突出。 所以常为饮食所伤。易出现呕吐、积滞、泄泻、疳证等证。 “肾常虚”。小儿的生长发育抗病能力等均与肾有关。而且各脏腑之阴液资于肾阴的滋润,各脏腑之阳有赖于肾阳的温养。而小儿时期肾得功能又相对不足,故曰“肾常虚”。 肾常虚无以资助他脏,脾虚不能肾精小儿发育受到影响。甚至出现解颅、五迟、五软等发育迟缓的症状。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初生,如木方萌”。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年龄越小速度越快,无论是形体增长还是功能活动。同时小儿脏腑功能娇嫩。所以一但受邪则易于传变,但小儿脏气清灵处于脏腑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形势下,生机旺盛,活力充沛,病因单纯也较容易恢复。 《景岳全书》说“其脏气清灵,随拨随应,但能确得其本而撮取之则一药可愈,非若男妇损伤积痼痴顽之比” 小儿常见病的推拿取穴及操作手法 基本手法: 推法:(以患儿左手为例),医者左手托患儿左手,医者右手以拇指侧或食、中两指并拢,推摩选定之部位,则称为推。 推法中分补(从指尖向指根推)、泻(从指根向指尖推)、平补平泻(来回推)三种。因其方向不同,作用亦不同 。 拿法:以拇、食两指,适当拿住选定部位(穴位所在处),两指返复地增减用力,则称为拿。拿时间久暂,以见效为止。 揉法:以拇指、食指或中指,按某一穴位,左右旋转,则称为揉,左揉为补,右揉为泻,左右揉为平补平泻。 运法:医生右手拇指侧或食、中两指并拢,由某穴起,作弧形或环形推运至他穴,如此反复操作,则称为运。 掐法:以医生指甲,压住某一穴位,则称为掐 按法:医生以拇指端在选定部位向下先用缓力压之,稍停再用缓力压之,以后慢慢将手指抬起,则称为按。 点法:医生以拇指或中指,在选定部位向下适当用力叩击,如此反复操作,则称为点法。 分法:医生两手拇指,由选定之部位,向两侧分推,如此反复操作,则称为分。 合法:医生两手拇指向中合拢,重复推摩选定部位,则称为合。 此外还有摇、搓、捻、滚等法,但不常用,故不介绍。 1.脾经定位:拇指桡侧,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功用:补脾经能健脾胃,补气血;清脾经能清热利湿,化痰止呕。 主治:伤乳食,腹胀,呕吐等实热诸证,均宜用泻法推之。若脾虚泄泻,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腹胀,腹痛,疳积,泄泻,自汗,盗汗,气虚无力以及脾胃虚寒诸证均宜用补法推之。 2.肝经定位:食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功用:平肝泻火,息风镇惊。 主治:急、慢惊风,伤风感冒,目赤,脾虚泄泻,肝炎及一切炎症。 3.胃经定位:自腕横纹至拇指根部,外侧缘赤白肉际处。 功用:清胃热,止呕降逆,除烦止血。 主治:清胃热,将胃气,一般呕吐皆可用之。 4.肺经定位:无名指掌面,由指尖到指根。 功用:疏风解表,顺气化痰,止咳利咽,补益肺气,宣肺清热。 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 5.大肠穴定位:食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跟。 功用:调整大肠功能,固肠涩便,止泻痢,退肝胆之火,清利肠腑,除湿热,导积滞。 主治:腹泻、脱肛、便秘。 6.小肠穴定位:小指尺侧缘,赤白肉际处,由指尖到指根。 功用:利尿止泻,分清降浊,清膀胱之热 主治:小便赤涩、尿闭、遗尿等。 7.利小便穴:自腕部沿手掌尺侧缘推向小指尖称为利小便穴。 8.四横纹定位:掌面,第2至5指根部横纹处。 功用:调中行气,消胀散结,清脏腑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