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像质量析与评价
(2)客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是指采用各种控制导表(标版)、测试仪器、检测方法来获取印刷图像各个质量特性的参数,并进行相关处理后作为评价指标。 客观评价的类型: - 宏观评价(空间法/频谱法) 主要参数:密度/网点/套准 - 微观评价(空间法/频谱法) 主要参数:测微密度/网点结构/精密套准 关键因素: - 测试与观察条件 - 测试仪器基准与精度 - 测试项目与方法 (3)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是指以客观评价数据为基础,辅之以主观评价的各种因素相结合,获取一个综合的评价标准和结论。 关键因素: - 评价模型 - 设置各项评价指标 - 测量条件及其精度的标准化 - 抽样方法及其数据处理 五、各种评价方法的参数获取 1、主观评价法 (1) 专家意见(经验) (2) 个人喜好 (3) 重复性 (4) 一致性 2、客观评价法 (1) 密度(D) - 实地密度/网点密度/彩色密度/中性密度/分色密度 - D-V明的关系 - D-dot的关系 dot = (1-10-Dr)/( 1-10-Ds ) Dr = nLg{1/[1-α(1-1/antiLgDr/n)]} α = 1-(1-10-Dr)/( 1-10-Ds ) (2) 网点(dot) - 网点四大基本要素 - 网点扩大 - 网点变形(distor) - HHL/HL/MT/SH的网点状态 - 网点叠印状态/网点转移 - 网点边缘状态/网点中的孔洞 - 网点微结构 (3) 套准 - 横向(轴向) - 纵向(周向) - 双面 (4)中性灰 - 灰平衡导表/色表 - 中性灰参数(曲线) - 黑版(UCR/GCR/UCA) (5)清晰度 - 边缘梯度 - 对比度(反差) - 颗粒度/颗粒分布 (6)光泽 (7) 色彩再现 - 色相/明度/饱和度 - 色差/灰度 - 色阶/色渐变 2、微观评价法 (1) 网点及其内部的微变化(网点空间转移量) (2) 色分布与色差分布 (3) 边缘状态与清晰度的关系 (4) 套准设计、控制及其自动检测 (5) 图像、图形与文字的拓扑关系 (6) RIP与输出设备的精密控制 (7) 胶片、印版和印品的微结构 六、印刷图像质量问题的对策 1、 构建企业质量标准的体系和基准是质量改善的前提 - 基础控制数据、ISO9000/ISO10000 2、在生产工艺中正确处理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的协调 3、建立面向跨媒体的多元化质量控制的数字化模式 - 成像技术、数据规范、技术方法、控制体系 4、建立质量、效率、成本与增值的新品管模式 5、应用数字技术建立印刷生产SOP系统 6、质量控制、管理与工业应用的简单化 谢 谢! 顶正公司 顶正公司 图像质量分析与评价 ? 一、图像质量分析体系的建立方法 二、印刷图像的质量分析方法及其作用 三、印刷图像的质量特性 四、图像质量评价的条件和方法 五、各种评价方法的参数获取 六、印刷图像质量问题的对策 1、寻找质量变化敏感点或重要影响因素 一、图像质量分析体系的建立方法 CTF CTPlate CTPaper 制版工艺类型 技术关键1 技术关键2 技术关键3 技术关键4 技术关键5 照相制板 分色曝光 冲洗 加网 拷贝 晒版 电分制版 设备基准 定标 线性化 拷贝 晒版 CTF 设备基准 定标 线性化 RIP 晒版 CTP 设备基准 定标 线性化 RIP 组版 主要制版工艺的比较 2、建立质量分析模型 具 体 工 艺 物 理 模 型 数 学 描 述 数 学 方 法 (限制条件) 作 业 方 法 控 制 数 据 示例6:晒版工艺分析 晒 版 选择设备/版材 曝光控制 印版冲洗 V真/Y光 / X印 H=E×t T/t/C V真/Y光 / X印 的优化 V真/Y光 / X印 控制数据 E/ t 的优化 E/ t 控制数据 T/t/C的优化 T/t/C控制数据 3、质量标准(指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