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_1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节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_1课件

2008-6-25 第六章 牛羊主要传染病 第二节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 (0.5学时) 重 点 1、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症状和病变; 2、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防制要点。 一、简 介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又称红眼病,是由牛莫拉氏菌引起的主要危害牛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以发生结膜炎、角膜炎,并伴有大量流泪和角膜浑浊为特征。 目前,世界各国均有本病的发生,大多集中在犊牛群,常引起肉用牛体重减轻、乳牛产奶量下降、失明等,给养牛业造成经济损失。 二、病的发生 1.病原 牛莫拉氏菌属于奈瑟氏球菌科莫拉氏菌属的成员。本菌短而粗,呈球杆状,常呈二联排列。无芽孢、不能运动、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抵抗力较弱,一般浓度的消毒药或加热到59℃5min均具杀菌作用。在外界环境中存活一般不超过24h,对青霉素、四环素等敏感。本病原菌须在太阳紫外线辐射的作用下引起发病。风、尘埃、蝇和创伤可促使病情加重。 2.易感动物 牛(黄牛、奶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鹿等,不分性别和年龄,均对本病易感,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较多而严重。 3.传染源 病牛或带菌牛是本病的传染源。 4.传播途径 主要发生于夏季的放牧牛,牛与牛之间可以通过直接或密切接触而传染。在春、夏季家蝇和厩蝇可能通过采食带菌眼睛的分泌物,然后再转移到易感动物眼睛。蝇在牛群中的频频活动增加了传播传染病的机会。此外可由结膜囊排出的分泌物或渗出物通过鼻泪管进入鼻腔,再经过剧烈呼吸、哞叫、咳嗽或喷嚏而传播给同群健康牛。临床病愈后几个月的牛,其眼的分泌物中仍有莫拉氏菌。 5.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发生于天气炎热和湿度较高的夏秋季节,其它季节发病率较低。刮风、尘土等因素有利于病的传播。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或流行性。青年牛群的发病率可达60%~90%。 四、病理变化 常见有结膜浮肿、高度充血,呈白斑状或白色浑浊。角膜变化多样,有凹陷型、白斑型、白色浑浊型、隆起型及突出型等。 五、诊断 1.病原学检查 采取病牛眼结膜囊内分泌物或鼻汁,接种于血液琼脂培养基上,33~35℃培养24h后观察菌落形成狭窄的透明溶血环,呈半透明、灰白色,稍有粘性。病料涂片后用姬姆萨氏染色法、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本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有荚膜,不形成芽孢,不运动。病料中常成对存在,偶见短链,具多形性,有时可见球状、杆状、丝状。 2.血清学试验 可采用沉淀试验、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以及免疫荧光抗体技术等进行检查确诊。 3.类症鉴别 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恶性卡他热和维生素A缺乏症的鉴别 六、防制 1.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持栏舍和牲畜的干燥卫生,并坚持定期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不从疫区引进牛、羊等动物及产品 引进动物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 3.在夏秋季节要搞好灭蛾、蝇及防暑工作,避免强烈阳光的照射。 4.患过本病的动物对重复感染有一定抵抗力,这也许是成年动物发病较少的原因之一。牛莫拉氏杆菌有许多免疫性不同的菌株,用具有菌毛和血凝性的菌株制成多价苗才有预防作用。犊牛注苗后大约经过4周产生免疫力。 5.如果发生疫情,应立即划定疫区,隔离病牛,早期治疗 彻底清除厩肥,消毒畜舍。清扫出来的牲畜粪便,要根据病原体的性质,进行堆沤发酵,掩埋,焚烧或用其它药物处理。清扫后的栏舍地面还需要喷洒化学消毒药或用其它方法,将残留的病原体彻底消灭干净。 6.治疗 病畜可用2%~4%硼酸水洗眼,拭干后再用3%~5%弱蛋白银溶液或2%氢化可的松眼膏、滴人结膜囊,每日2~3次。也可滴入青霉素溶液(每毫升含5000IU),或涂四环素眼膏。如有角膜混浊或角膜翳时,可涂1%~2%黄降汞软膏。中药疗法:硼砂、硇砂、朱砂各等份,研为细末,用塑料管或竹管吹入眼内,每日1次。 * * * * * * * * * * * * * * * * * * 潜伏期一般为2~7d,最长可到21d。病畜一般无全身症状,很少发热,初期患眼羞明、流泪、眼睑肿胀、疼痛,稍后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结膜和瞬膜红肿,或在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者角膜增厚,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及角膜翳。有时发生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多数病例起初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当眼球化脓时,则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产乳量下降。病程一般为20~30d。病畜一般无全身症状,很少有发热现象。多数可自然痊愈,但往往招致角膜云翳、角膜白斑和失明。 三、临床症状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