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华体”形成与博古贡献
“新华体”形成与博古贡献
提要:博古,原名秦邦宪,是中共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博古作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主要领导人,执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重大损失,这是人们所熟知的。但博古是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并对民主革命时期中共新闻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些却鲜为人知。
关键词:新华体 博古
博古在任新华社社长期间,新华社的组织机构逐步健全,明确了报道方针,新闻业务也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新闻写作体式,并初步奠定了新华社报道权威性和指导性的地位,这些成果凝聚了博古大量的心血。
本文结合博古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从新华体写作模式、报道原则、性质地位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他对新华体这一文体形成与发展的贡献。新华体基本写作体式的形成与推广
新华体这种独特文体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新华体的形成,公认为抗日战争时期。博古1941年5月起任延安《解放日报》社社长,同年12月兼任新华社社长,直至1946年4月。期间,他带领中共新闻工作者,不断总结新闻工作经验,创新新闻业务,改进新闻写作。
首先,博古率领新闻工作者努力钻研理论,开展新闻学研究,不断提高整体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水平。博古担任社长期间,针对新闻理论和业务问题,经常召开编委会会议,半个月一次情况汇报会,一个月一次业务总结会,三个月向分社发一次业务总结通报。在他的带领下,编委们潜心研究新闻理论、探索新闻业务,最终在总社达成共识并转化为理论文章。这一时期,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一系列关于办报方针、新闻业务、新闻理论和新闻工作作风等社论文章达20多篇。在这些理论文章的指导下,新华社展开了一系列的新闻写作改革。
1 提出五个“W”新闻写作模式。
在1945年2月27日编委会上,博古针对如何写新闻,指出好新闻必须一条新闻一个主题,要求记者们研究表达新闻主题的角度、方式和方法。随后在12月13日《从五个W说起》文章中指出,写作新闻必须具备五个‘W’,即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情、why原因,认为这???个方面内容是新闻写作说清楚事实最起码的条件,也是新闻写作走向精确的初步阶段。进而确立了新华社消息写作的基本模式。
2 强调通俗易懂的新闻写作风格。
在1944年2月16日他在《解放日报》发表《本报创刊一千期》社论中提出农村办报指导方针,指出农村办报不同于城市办报,面对的是广大文化水平甚至是识字水平普遍不高的读者,应当注重文章的通俗性和易读性,语言文字力求通俗易懂。在1944年12月11日的编委会上,博古再次强调新闻标题要活泼、文字要通俗。他在1945年5月16日社论《提高一步》中,又要求“语言文字力求通俗,适合读者口味,使报纸真正为广大群众所喜见乐闻”。
3 倡导生动有趣的新闻表现形式。
早在1941年5月14日《解放日报》第一次编委会上,博古就提出写文章要引起广大人民的关注和兴趣。文字必须生动,消息和通讯不能公式化。1942年4月1日社论《致读者》中,郑重提出了报纸在文风上的党八股问题。在7月31日编委会上,博古要求在各个方面创造新的文风。8月15日发表社论《报纸和新的文风》,提出新闻报道必须生动有趣。在1944年《本报创刊一千期》中,再次就新闻形式问题,指出新闻写作“要来讲技巧,要来讲文艺性,要来讲新闻的表现形式”。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新华社的新闻写作有了很大改进,一些介绍实际工作经验的有血有肉的报道开始出现,空洞无物、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新闻文字愈来愈少。1943年1月8日记者莫艾写了一篇关于劳动模范吴满有的通讯报道,博古看了极为赞赏,随后指导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编辑部文章《关于吴满有的方向》。1944年7月1日记者穆青写了关于劳动英雄杨朝臣领导群众做好抗击敌人准备工作的报道,博古对此给予好评,在编委会上公开表扬其采访跑得快、消息写得好。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闻佳作受到广泛好评,成为新华社新闻报道的典范之作而永载史册。
4 推广规范的文体和良好的文风。
为了使规范的写作文体和良好的写作文风在全社得到推广,《解放日报》和新华社编委会从两个方面着手努力。一是以社论形式进行积极倡导。陆续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致读者》《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从五个W说起》等社论文章,旗帜性地指出写作文风、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写作模式等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全社工作者改进的方向。
这些理论文章以社论的形式发表在《解放日报》上,不仅强调新闻的立场态度、新闻作风和工作方向,对新闻工作者也起到指导和鞭策作用,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学习、教育和监督工作。二是严格确立了新华总社对分社的新闻管理制度。在制度层面上确保新闻写作规范由总社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