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个体操守德之始基道德基本规范(二)_1课件.pptVIP

第六讲个体操守德之始基道德基本规范(二)_1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讲个体操守德之始基道德基本规范(二)_1课件

第六讲 个体操守 德之始基 ——道德基本规范(二);;; 自强不息,革故鼎新,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世代赓续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它要求人们为人应自强不息,自胜自立;同时也勉励人们穷则思变,改革图强。持节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在中国的传统伦理中备受人们推崇。它不仅是个人修身和人格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其基本精神在于强调处世必以仁德,守身必从大义,为人重在大节,穷达见廉,成仁取义。 ; “自强”一词源出于《易传》。《周易·乾·象》中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之运行,强劲有力,永无止息;君子应效法天道之健,不假外力,永不懈怠地奋发自强。这里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道德中,自强作为道德精神和规范,其主体不仅指个人,而且也指人民、国家和民族。 ;2004年,杜剑平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征雅典,第一次参加残奥会。在雅典残奥会上,他一人获得3枚金牌、3枚银牌。2007年12月6~9日,在美国华盛顿马里兰大学举行的美国残疾人游泳公开赛上,杜剑平一人包揽了S3级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50米仰泳三枚金牌。2008年9月7日在北京残奥会男子100米自由泳-S3级别决赛中,中国选手杜剑平以1分35秒21的成绩摘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中国军团在本届残奥会上的首枚金牌。 ; ——“剑平式”游姿; 所谓“励志”,就是在实事实功中去磨砺自己的“志”,这必然是一个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过程。 第—,百折不挠。“励志”包含着从“立志”到“成事”的全过程,要想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相反地,它要求立志者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奋斗。这种为了一定的理想、目标而奋发努力的精神,正是自强不息的表现。 ; 第二,磨练。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意思是说,上天要委某人以重任,决定先磨练他的意志,劳累他的筋骨,饥饿他的肠胃,穷困他???身体,使他的行为总是不能如意,这样便可以振动他的心思,坚韧他的性情,增强他的能力。这里孟子虽然打着天命的旗号,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可是讲的却是完全不依靠天命的道理。 ; 第三,战胜自己。所谓自强就是坚信人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奋发努力,便能完善自身,实现自己的愿望理想,达到成功。可知,自强本身就包含着“战胜自我”之深刻内涵。先哲们强调,自强必先自胜,能自胜方能自强。“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 《周易·系辞下》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强调了思变这一朴素变通思想的重要性。穷则思变,因穷而通,这是具有共性的时代忧患意识,体现了历代变革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自觉意识以及天下为已任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周易·系辞上》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意思是说,天上的日月星辰之象,地上的草木花石鸟兽山河之形,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每天都在更新,每天都有新的东西产生出来。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求变求新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在求生存、求发展的社会生活实践不断体验与积累形成的文化心理与民族精神。古代中国,变革改制的政治家层出不穷。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从屈辱中昂起头来,睁开眼睛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走过了由“器物”而“制度”而“观念”的改革历程,将中华民族革故鼎新、锐志改革的传统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现代史和当代史上,先后出现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突现了我们民族勇于创新的精神。 ; 持节即坚持气节。“节”原指植物分枝长叶的地方,如竹节,因竹死不变节,遂引用为指人的气节。持节是指一个人在政治上、道德上的坚定性。这种坚定性来自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以及长期的修养磨练。这种传统今天仍应发扬。我们主张的是反映先进阶级或阶层的利益,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节操。因此,对于如“甘于贫穷”、“功遂身退”、“上顺下笃”等思想,应当予以分析鉴别,至于那种为一个家族或君主尽忠死节,为丈夫殉身守节的封建思想,则应予以批判。 ;屈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儒家主张立操节要坚守善道,以仁义道德为标准。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孔子要君子做到不在一顿饭时间以及仓促、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