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11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一1.docVIP

北语11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一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语11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一1

北语11春《古代汉语(一)》阶段导学一 第一阶段的导学的范围《古代汉语》第一章的知识,包含《左传》文选,常用词(一)、通论(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提纲如下: (一)绪论(1学时) (二)《郑伯克段于鄢》、《齐桓公伐楚》(4学时) (三)《宫之奇谏假道》、《烛之武退秦师》、《蹇叔哭师》(4学时) (四)《晋灵公不君》、《齐晋鞌之战》(4学时) (五)《楚归知罃》、《祁奚荐贤》、《子产不毁乡校》(4学时) (六)怎样查字典辞书(1学时)   1、了解常用字典辞书的类别及其功用  (1)查字音字义的字典:   《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  (2)查词语意义的辞典:   《尔雅》、《经籍纂诂》、《辞源》、《汉语大词典》;  (3)查虚词和特殊词语意义的字典:   《词诠》、《古汉语虚词通释》、《诗词曲语词汇释》;   2、掌握几种常用的检字法  (1)部首笔画检字法;  (2)音序检字法;  (3)四角号码检字法;   重点:常用的检字法   难点:四角号码检字法 (七)古今词义的异同(4学时)  1、了解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基本情况  (1)古今词义基本相同  (2)古今词义有很大差异  (3)古今词义既有差异又有联系  2、掌握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  (1)词义的扩大  (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4)词义的褒贬色彩有改变   重点: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   难点:古今词义发展变化的四个方面 (八)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4学时)  1、了解古代汉语词汇的构成情况  2、掌握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联绵词的特点及类型  3、掌握辨析同义词的要领   重点: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联绵词的特点及类型   难点:联绵词的特点 (九)词的本义和引申义(4学时)  1、理解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概念  2、理解学习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意义  3、掌握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   重点: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   难点:分析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的方法 重点难点解析: (一)基础篇目分析 《郑伯克段于鄢》 本讲讲解文选《郑伯克段于鄢》。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郑伯克段于鄢》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古今词义的演变和语法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左传》与《公羊传》(又称《春秋公羊传》战国时公羊高撰)、《谷梁传》(又称《春秋谷梁传》),战国时谷梁赤撰)合称为“春秋三传”。本讲讲解文选《》。要求学生从字、词、句、篇各个方面全面掌握《》的内容和在语言、文字、语法诸方面的特点,并熟读文选,培养自己的古代汉语语感。本篇课文古今词义的演变语法现象都是值得注意的。在历史上,对“春秋五霸”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 秦穆公和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宫之奇谏假道 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 总结本文重点、难点 (一)文字方面  1、不唯偪乎? 偪,通“逼”。  2、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絜,通“洁”。  3、神所馮依,将在德矣。馮(冯)——憑(凭),古今字。 (二)词汇要点  1、虢,虞之表也。 表:外面、屏障。  2、昭穆:在宗庙当中,始祖居中,左昭右穆。昭之子为穆,穆之子为昭。昭之子为穆,穆之子为昭。  3、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嗣,继承。  4、公曰:“吾享祀丰絜,神必据我。” 据,依附、保护。  5、宫之奇以其族行。 以,率领。 (三)语法上:  1、倒装句   如“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这是一个倒装句。  2、宾语前置   大量的宾语前置都是强调式,如:   A.其虞虢之谓也。   B.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C.将虢是灭,何爱于虞?   D.非人实亲,惟德是依,将虢是灭。  3)语气词“其”   语气词的反问用法。如:“神其吐之乎?”难道会吐出它吗?  4)词类活用   师还,馆于虞。 馆,公家为宾客所设的住处,这里用如动词,等于说住宾馆。 《烛之武退秦师》 参考课件和课本,能读懂翻译全文。 总结本文重点和难点 (一)字词方面   1.军,篆文字形象以车围之形。古于野外临时驻军,必以战车围成一圈以为临时营垒,营门则以二车交搭其辕而成,故军营门称辕门。以篆文字形,“军”常用作动词“驻军”之意。此乃兼类词。   2.危,《说文·危部》:“在高而惧也。”字形从人踞崖上而下有人形,为坠落之人。故危有高义,又有惧义。引申为危险。   3.陪,《说文·阜部》:“重土也。”为土上加土,故有增加义。   4.戍,《说文·戈部》:“守边也。”为人持戈形。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舍后作捨。   6.共其乏困。 共后作供

文档评论(0)

jixujianc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