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干部就是最大生产力
                    好干部就是最大生产力
    编者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在盘县岩博村调研考察时,曾高度评价说:“好干部、能人,就是最大的生产力!”全省第二批党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将开展,本刊刊发四位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反映他们如何做群众工作,从中发现,只要为群众解决难事,做好事,老百姓就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群众工作带来的实惠。 
  余留芬:“群众不满意,一切工作都是白搭” 
  余留芬,在淤泥乡、在盘县、在六盘水,甚至在整个贵州省都极其知名。 
  13年扎根岩博的村党支部书记余留芬,带领一个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为人均纯收入8500元、集体资产达1600万元的示范村。 
  13年前,面对村里的交通难,上任仅7天的余留芬带着村民们手拿锄头撮箕,挖下了通村路的“第一锄”。白天跑工地、晚上谈工作,没有资金,四处借贷,还自己拿钱垫上。3个月奋战,一条3公里长、4米多宽的进村公路通畅了,全村人激动得相拥而泣。 
  自此,这个彝族村寨彻底告别了肩挑背驮的历史!路通了,就有了发展的基础。 
  2002年,看到村子周边大搞煤矿建设,木材需求量大,余留芬决定带领村民们走借林生财的路子。她东拼西凑了17万元预定林场。一年之间,通过间伐林木,还清了所有历史欠款,还盈利16万元。岩博村有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从此成了支撑村里发展的“绿色银行”,现在市值480多万元。 
  岩博村周边有20余个小煤矿,大量煤矸石废弃堆场,无人问津。而附近的煤矿和群众又需要大量砖块建房。2002年,余留芬和村民投资56万元的村办企业煤矸石砖厂很快应声落地。 
  “群众不满意,一切工作都是白搭。”三桩事情办下来,余留芬精准的眼光和过人的能力一下子让村民信服。 
  对近年来的岩博产业发展稍作梳理,就会发现:岩博的产业勃兴,几乎年年都会有惊喜:2004年,岩博村小锅酒厂建成投产,设计了包装,申请了专利,成为远近闻名的”小茅台”;2005年至2007年,发展起大棚蔬菜、经果林和养殖业;2008年至2009年,以野猪、绿壳蛋鸡、孔雀为主要品种的特色养殖场建成;2010年,成功将绿壳鸡蛋、小锅酒等特色农产品卖进??全国超市;2011年,投资370万元,建起培训山庄,每年接待3万余人;2012年,利用“盘县火腿”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契机,投入100余万元建成火腿加工厂;今年6月,岩博酒业公司注册完成后,又投资6800万元,异地扩建5000吨级现代化小锅酒厂等。 
  朱昌国:“有困难的地方就有我,需要帮助时就出现” 
  9月20日,见到兴义市则戎乡冷洞村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时,他正在为前来咨询的村民调解矛盾。 
  说到如何帮群众顺气,朱昌国有自己的一套经验:“作为村干部和一名党员,我们工作在最基层第一线,直接面对群众,始终做到有困难的地方就有我,需要帮助时就出现。” 
  朱昌国说,我们要更好地引领农民致富、致优、致强,就要置身于群众中,成为群众“倒苦水的缸”,帮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拿主意,将有矛盾的群众的“大气”放“小气”, “小气”放“没气”,在村子内就将矛盾“就地正法”,做到小事不出村,难事大事不出乡。 
  1993年,冷洞村党支部仅有10多名党员,现在已发展到1个支部、2个党小组,共54名党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从解决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灌溉难等问题入手,冷洞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发展环境,克服了许多制约发展的难题。修路解决村民出行难,全村现在修建公路20多公里,水泥路联通家家户户,小车有40余台,家家有摩托,人人有手机,70%村民有冰箱。 
  解决吃水难,以前带领大家兴修小水窖、小水池解决饮水,从2011年10月,冷洞村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在科研部门的帮助下找水源,结束了生产生活用水望天水的历史。朱昌国说:“我们要争取今年过年时家家都有自来水。” 
  未来冷洞村努力的方向是因地制宜,带领大家克服困难,着力念好“致富经”,全力打造“中药村”,实现农业产业化。朱昌国说,党员干部要先行先试,再给老百姓交代,让老百姓心中有数,底气十足了再调动老百姓积极性,跟着干要做到让利给老百姓,为老百姓创造环境平台,考虑老百姓是否真正得利。 
  朱昌国拿出从外地考察得来的中药材宣传海报,指着上面的药材激动地说:“这些我们自己的土地里也有,现在我正在试种一种中药材,如果成功了,将会在全村大面积推广。”依托发展金银花产业,目前全村现在收入大幅提高,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现在全村人民对发展有了更大的信心。 
  冷洞村是国家一类贫困村,2000年全村人均收入仅有600元,在朱昌国的带领下,2013年村民人均收入预计超过6000元。10年间,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达10倍。 
  陈廷明:“要为乡亲负责,不让百姓吃亏” 
  在湄潭县核桃坝村党支部书记陈廷明眼里,自己是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CSP_IPD_PSSD_T_0199概念决策评审点(CDCP)财务代表输出模板_V2.1.xls
- 2024年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招聘真题.docx VIP
- 新目标大学英语(第二版)视听说教程 1 参考答案.pdf VIP
- 《HG_T 3796.10 - 2006螺杆式搅拌器》最新解读.docx VIP
- 江苏开放大学《行政管理学》第三次作业 答案.docx VIP
- 2025年军队文职统一考试《专业科目》数学真题及答案.pdf VIP
-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 VIP
- 八年级家长会PPT课件模板.pptx
- 茶语春秋—中国茶文化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工程设计项目控制程序.doc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