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愚顽不化复辟怪胎辫帅张勋.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愚顽不化复辟怪胎辫帅张勋

愚顽不化复辟怪胎辫帅张勋   张勋(1854—1923)字绍轩,江西奉新人。他行伍出身,早年投在小站练兵的袁世凯门下,曾随袁镇压山东义和团。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慈禧偕光绪帝仓皇出逃,一路上张勋不顾痔痛,率数千人马星夜勤王,因护驾有功得清廷赏识与重用,破格升任禁卫军统领、奉军辽北总统、云南提督、甘肃提督,成为一员封疆大吏。张勋为此感恩戴德。进入民国后他一心复辟清室,其最令人瞩目的是脑后那根象征封建余孽的辫子及手下所率的几万名辫子兵,故而以辫帅著称于世。   辛亥革命期间,张勋坐镇南京。武昌首义后,长江中下游各地纷纷响应,宣告脱离清王朝的统治,仅剩南京一地仍为清军占领。张勋不仅阻挠光复,还下令全城戒严,镇压南京城内的革命党人。他在城内到处让人摘帽检查,有辫则罢,无辫者抓到就杀,还将所杀“和尚头”挂起来示众。“壮丁、学生多有剪发辫者,悉拘杀不赦”,青年学生因之罹祸者近千。没有辫发的青年有的装上假辫子坐在家里,不敢外出。   由于张勋一伙的负隅顽抗,古城南京经一月有余方告克复。不久南北议和,清帝被迫退位,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912年3月5日,南京临时政府下达剪辫令,通令人民“一律剪辫”。张勋暴跳如雷,指着棺材发誓说“可死不可从”,甚至扬言“当完发以见先人,有敢毁吾发者,吾与俱死”。他手下几万军士也个个蓄发梳辫,表示仍然效忠于清廷,时刻准备复辟。   没多久,手握北洋重兵的袁世凯乘机攫取了国家最高统治权。在袁世凯的庇护下,张勋摇身一变成了民国将军,但他仍以亡清遗臣自居,“不肯断发易服”,以示自己不忘故主的诚意真心。他的辫子军则凭着“猪尾巴”,横行霸道,坐火车当车票,看戏当戏票,饭馆、剧院、商号也任其出入,无人敢管。   1913年7月,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发生。极端仇视革命党人的张勋,一心要“复辛亥之仇”。当年辛亥光复南京之役,张勋在逃跑时就恶狠狠地说过:“将来重来南京时,必定洗劫全城,以解胸中之恨。”7月26日,袁世凯调动张勋与冯国璋军队,分两路合攻南京。张勋以为恢复清室的机会又来了,一路上居然公开打出“两江总督”的旧官衔及印信,甚至使用“宣统”年号。还许诺“破城之后,准兵士大抢三日”,效仿当年湘军攻陷天京后之所为。辫子兵则个个怀“入城奸掠之心”,疯狂攻城,南京城终告陷落。但讨袁军在南京保卫战中死力抵抗,以弱击强,结果战事终了,张军剩下不到1000人,死散者计二十余营,在北洋军各部队中损失最大。   北洋军占领南京后,到处烧杀掳掠。平时军纪就臭名远扬的辫军更加肆无忌惮,无恶不作。由于张勋抢先攻入南京,便以继程德全之后第二任苏督的身份入主都督府,并在都督府上演了一场复辟闹剧——他不仅违反民国仪制,恢复前清的一切官制和排场,还下令都督府内无辫者禁止行走。南京的大街小巷因此出现了许多拖着辫子的怪物,全城仿佛时光倒退,笼罩在一片清朝旧制的气氛中。   张勋及辫军的倒行逆施不仅引起江淮百姓及江浙沪各界人士的忧惧,也激起在宁外国人士的义愤,上海的《字林西报》、《大陆报》等各家西报均谴责张勋“蓝衣兵”(张勋军队着蓝色衣裤,外国人称之为蓝衣兵)胡作非为。于是,张勋仅莅任一个多月,就被调任长江巡阅使兼安徽都督,驻军于徐州。   袁世凯为笼络张勋,曾多次派人极力劝其去辫,张勋愚顽表示自己在前清受恩深重,断难从命,专使只得无功而返。张勋还向袁氏申辩说:“二十年前,张某到你总统麾下,你不是一再要某等效命大清么?恕我难改初衷!”袁无言以对,只好听之任之,从而埋下了隐患。1914年10月,张勋曾到北京谒见袁世凯,同期又坚持要求入谒清帝。   袁世凯死后,各种矛盾的交错竟使张勋在徐州风云际会,成为十三省区联合会的盟主。张勋以此地作为其策划复辟的活动中心,有了武器和钱财便大力招兵买马,收罗了大批散落于江淮的游勇兵痞。1914年7月当张勋的武卫前军改称定武军时,辫军人数已翻了一番,张勋也成了北洋派系中军力仅次于冯国璋的第二个实力派。阴历十二月六日正好是张勋的寿辰,他乘机大摆筵席,场面之阔绰令人咋舌。辫子文人辜鸿铭更为其作寿联一副:“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前句感叹清朝沦落、大厦已倾,“擎雨盖”暗指清朝的红顶花翎官帽,后句中的“傲霜枝”则是指脑后垂一根花白大辫的张勋,一面活画出辫帅的冥顽梗犟,一面发出独木难撑、无力回天的慨叹。   1917年6月7日,张勋借口调停府院之争,率领四千辫军北上。入京后,张勋先是威逼总统黎元洪解散国会,接着偕同四个部将乘汽车到神武门,换乘肩舆进入皇宫。谒见12岁的溥仪时,以头抢地,行君臣跪拜大礼,口中还念叨着“奴才恭叩圣安”。一旁的瑾太妃见状也禁不住垂泪,夸他是不忘故主的忠臣,张勋忙不迭地向主子一表忠心:“老臣虽服官民国六年,然耿耿此心,无一日不思幼帝,故保存辫发,以为永久纪念,每日沐发时,如见太妃与皇上。”

文档评论(0)

erter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