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讲课幻灯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性脑病讲课幻灯课件

肝性脑病 南京鼓楼医院消化科 吴毓麟 教学要求 掌握: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 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概 述 定义: 严重肝病引起的,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行为失常、意识障碍、昏迷。 门体分流性脑病:门V与腔V存在侧支,是脑病发生的主要机制。 亚临床型肝性脑病: 无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用精细的心理智能试验,方可作出诊断。 [病因] 主要原因--肝硬化、门体分流术后;(约70%) 次要原因--重症肝炎、中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 罕见原因--原发性肝癌、妊娠急性脂肪肝、严重胆道感染。 诱因--上消化道出血、高蛋白饮食、大量利尿、放腹水、感染、手术、便秘、麻醉、镇静药。 [发病机制] 未完全明了 病理生理基础 1.肝细胞功能衰竭; 2.门腔静脉分流(自然、手术) 结果--肠道毒性代谢产物,未被肝解毒和清除,进入体循环而至脑部,引起大脑功能紊乱。 有多种学说 一、氨中毒学说 特别门体分流性脑病的重要发病机制 (一) 氨的形成和代谢 1.血氨的来源--肠道、肾、骨骼肌 (1)胃肠道--氨进入的重要门户,正常:4克氨/日; 1)肠菌尿素酶--分解尿素(来自血液) 2)肠菌氨基酸氧化酶--分解食物蛋白 (2)肾脏--谷氨酰胺酶,分解谷氨酰胺产生氨。 2.氨的吸收--主要NH3的吸收,而且易通过血脑屏障。 3.影响吸收因素-- 肠内PH NH3→NH4 (1)肠内PH<6:NH3从血液→结肠→从粪排出; (2)肠内PH>6:NH3从结肠→血液→脑内。 4.氨的清除 (1)肝--NH3 鸟氨酸循环 尿素; (2)脑、肝、肾--α-酮戊二酸+NH3-----谷氨酸+NH3-----谷氨酰胺; (3)肾--排泄尿素、排NH3; (4)肺--呼出少量的氨。 一 (二)血氨增高的原因 1.生成过多;2.清除过少;3.PH改变。 1.生成过多 (1)上消化道出血或摄入过多的蛋白质--100ml血=20克蛋白,肠内产氨增多; (2)便秘--含氨、胺类物质与肠粘膜接触延长,有利于吸收; (3)感染-- A.分解代谢增强而增加产氨; B.失水,加重肾前性氮质血症; C.肠道细菌生长活跃,使产氨增多; D.缺氧高热,增加氨的毒性。 (4)低血容量与缺氧--见于出血,放腹水和利尿,导致肾前性氮质血症,使血氨增高。 2.清除过少 (1)肝细胞功能衰竭; (2)门体静脉分流。 3.PH的改变 低钾性碱中毒-- (1)低钾原因:进食少、呕吐、利尿排钾、放腹水; (2)结果:尿排钾减少,排H+增多,导致代谢性碱中毒,NH3进入血脑屏障。 4.其他 (1)低血糖--能量减少,脑内去除氨停滞,氨的毒性增加; (2)镇静、催眠药--抑制呼吸中枢,造成缺氧。 (三)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 1.氨干扰脑的能量代谢,使ATP减少 (1)氨抑制丙酮酸脱氢酶活性--使乙酰酶A减少; (2)NH3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谷氨酰胺,使三羧酸循环受影响。 2.生成大量谷氨酰胺--为有机渗透质,导致星形细胞肿胀,造成脑水肿。 3.谷氨酸--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缺少,使大脑抑制。 二、假性神经递质学说 神经递质 (1)兴奋性递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谷氨酸、门冬氨酸。 (2)抑制性递质--只在脑内形成。 酪氨酸 肠菌 酪胺 芳香 苯丙氨酸 脱羧酶 苯乙胺 脑组织 鱆胺 结构类似去Β羟化酶 苯乙醇胺 甲,但不 传导冲动。 因此被称为假神经递质,被脑细胞摄取,引起神经传导障得。 三、氨基酸不平衡学说 芳香族氨基酸--苯丙、酪氨酸、色氨酸, 正常人:在肝分解代谢; 肝衰时:分解减少,血浓度增加。 支链氨基酸--缬、亮、异亮氨酸, 正常人--在骨骼肌代谢,胰岛素有促进作用; 肝衰时--胰岛素增加,血内支链氨基酸减少; 正常时--支链/芳香=3~3.5, 脑病时--降至1,使进入脑的芳香氨基酸增多,形成假性神经递质增多。 血清色氨酸增多,在脑内形成5-羟色胺,为抑制性神经递质。 精氨酸、谷氨酸、门冬氨酸及其衍生物,对氨中毒所致脑病有逆转作用,肝昏迷有催醒作用。 四、γ-氨基丁酸/苯二氮卓(GABA/BZ)复合体学说 γ-氨基丁酸 (1)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