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豆状核变性护理ppt课件

护 理 体 检 现患者存在护理问题:1. 清理呼吸道低效 2. .躯体移动障碍 3. 自理缺陷 4. 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5. 营养失调6水电解质紊乱 7有外伤的危险(跌倒、坠床 ) 8语言沟通障碍 9有感染的危险 10潜在并发症:惊厥 协助病人生活护理,如洗濑、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移动病人要保证病人安全,预防不活动的并发症:保持肢体功能位,协助翻身更换体位,并予肢体按摩,予充足液体入量,躯体的活动,缓泻剂预防便秘 。 观察病人痰鸣音及痰液性质、量,有无呼吸困难,紫绀,协助其翻身拍背,摄入足够水分,防止痰液粘稠,必要是予雾化吸入,吸痰机吸痰。 定时观察受压皮肤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床单位干洁平整无渣屑,使用气垫床,翻身枕,水垫,勤翻身等防压疮措施 ,根据医嘱予加强营养、补液治疗,指导予进食低酮食物,少量多餐,可试从口内喂入少量果汁、水,并做好口腔护理,进食后保持半卧位30分钟,不平躺。 护理措施 监测血白蛋白指标。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体温变化,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更换尿套 。低酮饮食,避免铜高食物如坚果类、巧克力、蚕豆、玉米、香菇、贝类及动物肝及血;高氨基酸及高蛋白饮食可促进铜的排泄。患者有受伤的危险注意给病人加床栏防坠床,必要时使用保护性约带。 护理措施 观察并记录抽搐的发作时间及持续时间并及时报告医生,使用镇静药后观察用药效果。病人抽搐发作时,应及时使用牙垫,防止咬伤,切勿用力按压病人。 患者关节僵硬,四肢血运差,注意防止压力性损伤,观察氧管、胃管及其他皮肤受压情况,松开氧管、胃管,血氧饱和度夹减压 护理措施 了解所使用镇静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观察病人用药后反应 。评估语言沟通障碍的程度,选择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护理措施 告知病人及其家属饮食忌口对本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指导食用含铜量低的食物,如白米面、牛奶、萝卜、土豆、苹果、橘子等;避免含铜量高的食物,如豌豆、蚕豆、坚果类、贝壳类、螺类,各种动物肝脏和血以及巧克力、咖啡等;避免使用铜制食具和炊具。 指导患者应保持愉快的心情,乐观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避免因情绪刺激而使病情反复或加重。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服药,并告知患者家属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服药的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家属肝豆病人需长期不间断服药,切不可随意减量或停服,家属应督促患者服药或喂药到口。教会患者家属正确识别病情变化的一些表现。 指导患者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特别是年龄偏小的患者。适量活动,不过度玩耍、嬉戏,避免疲劳和过度紧张。 肝豆状核变性 定 义 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治疗要点 病例分析 病因及发病机制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是一种染色体隐形遗传的铜代谢障碍性引起的肝硬化和脑变性疾病。 表现为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肝区疼痛、肝肿大或肝缩小、黄疸、腹水甚至出现肝昏迷等。 K-F 环 血清cp及尿铜检查 辅助检查 肝肾功能检查 影像学检查 出现肝损害可表现为血清总蛋白降低,γ-球蛋白增高;肾损害时出现血尿素氮,肌酐增高及蛋白尿等 头部CT及MRI异常率高达85%,多为大脑皮质萎缩,双侧豆状核区低密度灶;骨关节X线平片可见骨质疏松,骨关节炎或骨软化等。 减少铜的摄入 限制和降低饮食中铜含量,选用低铜的饮食。 增加铜的排泄 常选用以下药物:① D-青霉胺:D-青霉胺能促使铜自组织沉积部位清除,可在肝脏中形成无毒的复合物,消除游离态铜的毒性。为本病首选药,但需要终身服药。② 硫酸锌:可结合血中游离铜,形成低毒性硫醇化合物经尿排出。③ 二流基丁二酸钠(Na-DMS):可通过竞争机制抑制铜在肠道的吸收,使粪便排泄增多。 手术治疗 对及严重病例可执行肝移植手术;严重脾功能亢进病人也可考虑脾切除。 其他治疗 本病应注意保肝治疗,如使用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肌苷、葡醛内酯等。 应重视对症治疗,如有肌强直时可 服用苯海索;肌强直和震颤明显 时可用左旋多巴或美多巴;精神症 状明显时给予抗精神病药物。 病例介绍:36床 男 24岁 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于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震颤、步态不稳,动作缓慢,前往广州脑科医院治疗,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给予青霉胺治疗,患者半年前因自行过量服用青霉胺后,神经系统症状加重,经广州脑科医院治疗后,病情进行性加重,患者家属商议后表示放弃救治,家属要求来我院治疗,拟“肝豆状核变性”收入院。入院时院外带入胃管,体格检查:T:36℃,P:90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慢性病容,体质消瘦,皮肤较黑,面部及 双侧小腿外侧明显,神志模糊,面具样脸,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