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心灵的慰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寻求心灵的慰借

寻求心灵的慰藉 刘 蓓 读完《丈夫》,心中漾起的是安静恬然的情愫。生生不息的沅江水似乎就那么悄悄流淌进心底,并告诉你水面曾激起的涟漪。随处矗立的吊脚楼?沉寂泛青的石板路?烟雨红桃中的宝塔?平和静穆的古城墙……仍旧是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凤凰,在那淡泊静谧的湘西艺术世界里,作家再次让我们在潺潺流水般的文字流淌里感悟人性?触摸灵魂,寻找心灵的慰藉。 短篇小说《丈夫》创作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讲述了一个年轻憨实的乡下男子来到城市码头边看望当船妓妻子的遭遇。这样一个描画卑微人生的哀痛喜怒,特别是凸现妓女生活的题材,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不鲜见。然而好色好奇者?正规正统者若是兴冲冲地想寻求一番,必然要大失所望。在《丈夫》里,没有狎侮,也没有憎恶,没有阴暗冷涩,更没有血泪控诉。作家纯净?温暖的笔触恰如明丽的霞光消融了一切鄙恶,照亮的是湘西民众淳朴的人性?美好的人情。这也正是在纷乱世界中作家“心和梦的历史”①的驻足之处吧。 小说第一段只有一句话——“落了春雨,一共有七天,河水涨大了”。这一舒缓冲淡的叙述倏然吸引了读者,并激起了读者的想象。从青翠山林间流淌而下的绿水是作家钟情的写作意象,沈从文曾深情表白:“我虽然离开了那条河流,我所写的故事,却多数是水边的故事。……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学会思索,认识美,理解人生,水对于我有极大关系。”②确乎,脍炙人口的名作《边城》,就是作家藉山石水流边酝酿的诗情?执清澈沱江滋润的笔尖,在遥远边地抒写的乡村人事哀乐。于是,心中似乎也被涨起的河水漾得满满的,禁不住去猜测下面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 但作家却并不亟亟于将主人公引至读者面前,而是笔致从容地勾勒了烟雨红桃映衬下,岸边吊脚楼与泊驻河滩的烟舟妓船之间呈现出的一派热闹场景,直让人联想起旧时秦淮河边镂雕花船的灯火通明。在这些来自乡间的大臀肥身女子可不谙熟那些弹琴吟诗作画,她们“就用一个妇人的好处,服侍男子过夜”,然后每月将挣来的钱送给乡下那年轻强健?诚实耐劳种田为生的丈夫,这样“在那方面都可以过了好日子”,“名分不失,利益存在”,她们称之为做“生意”。 阅读至此,特别是当作家告诉我们,在黄庄,这已是极其平常的事,许多乡下男子在娶妻后就将之送出来“做生意”,自己在家耕田劳作,一种无可名状的思绪在我们心头悄悄升起。批判他们人性麻木?甘于堕落是轻巧的,却不免流于轻率。且不说湘西苗民自古就有对歌许身的风俗,再看看当时那些满口圣贤伦理?私下男盗女娼的“文明人”,他们的“道德”真经得起推敲?在《第一次做男人的那个人》中,沈从文对所谓的“三从四德”就曾投之以嘲弄的一击。关键在于生存环境太过恶劣,若要种田谋生,勤苦一年的收成却要被盘剥一大半,“一年四分之一时间,即或用红薯叶子拌和糠灰充饥,总还是不容易对付下去”(《丈夫》);外出行商,匪患严重的路旁不时躺着死人或是枝桠上挂着人头,无人过问?也无人敢掩埋,有时还会碰上做了俘虏的小孩子被迫挑着血淋淋的首颅(《黔小景》)。透过沈从文作品勾勒的图景,或许我们能更加理解那种生存!择。沱江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如既往向前流淌,它将去往何处,是奔注大海,还是消失于绝地?对于湘西民众而言,或许并不清楚,却也无意弄个明白。但他们知道,为自己?为儿女,他们得继续在这世上活下去。他们贫穷但不狡诈,卑微但不做作,他们渴望过上好日子,却不干伤天害理之事,他们掌握不了自身命运,却不轻言放弃一切努力。他们不正有着水一样的性格吗?正如沈从文曾描绘的:“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并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中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水的性格似乎特别脆弱,且极容易就范。其中则柔弱中有强韧。”③念及于此,我不禁猜想,在《丈夫》前半部里,作家或许正是要凸现这种逼仄环境下体现出的质朴生机。 在作家冲淡?温柔而感伤的叙述中,主人公很自然地进入我们的视线。不知道他具体姓甚名谁,他的身份就是他的名字。想及在外的媳妇了,就穿上浆洗一新的衣服,提上满篓的红薯糍粑,来到女人停靠的小船。然而,女人油髻?细眉?红白脂粉?光鲜衣物,以及那“完全不是在乡下做媳妇的神气”使丈夫有些手足无措,而在“客人”形同村长乡绅般威风的震慑下,丈夫也只有知趣地怯怯地钻进后舱。盼与媳妇相见的满心欢喜,似被眼前无边无际的暮色所笼罩,淡淡的寂寞袭上心头,他委屈得想要回去。在这段舒缓的描写里,作家设计了三个内涵丰富而微妙的细节来表现媳妇的形象。初见面时,看到丈夫不适的“呆像”,媳妇没有尴尬恼恨,没有觉得丢了面子,而是问“那次五块钱得了吗?”“我们那对猪养了儿子没有?”其善良?淳朴宛若眼前。当丈夫摸出烟管火镰,媳妇则一把夺去,旋即在其粗而厚大的手掌里塞进一枝哈德门香烟。这里,极富个性的动作凸现的是其泼辣外表下一腔怜爱关切之心。半夜了,有所愧疚的媳妇抽空来到后舱,询问丈夫要不要吃一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