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绘画艺术
浅谈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绘画艺术
【摘 要】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艺术是在吸收前代陶瓷绘画成果的基础上发挥创新,逐渐趋于成熟的一种装饰艺术,它以其独特的清新典雅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的陶瓷装饰找到了适当的定位。本文从元青花发展的历史、风格等方面具体分析了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艺术。
【关键词】青花;景德镇;绘画艺术;装饰
在我国几千年灿烂的陶瓷艺术中,陶瓷绘画作为陶瓷装饰的重要方法之一,为瓷器创造了美的外表和一定的情趣及品位,而青花这种独具特色的装饰手法更是为中国的瓷器发展掀开了最为光彩的一页。从元代开始,青花装饰逐渐占据陶瓷装饰的主流,景德镇也渐渐成为中国制瓷中心,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艺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一、历史因素影响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
1、受社会审美趋向的影响
青花瓷,是一种用天然钴料为色彩在白瓷的泥制坯胎上用毛笔绘画,然后上透明釉,在高温中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其纹饰通过蓝白空间的合理运用,勾勒出素雅清新的艺术效果。元青花的出现与元王朝审美偏爱白色和蓝色有关,这两种颜色是蒙古人心中神圣的标记,因此在白瓷地上尽情享受蓝色的青花装饰从一出现就受到统治阶级与贵族的支持,并逐步走向成熟。青花装饰的图案设计者中既有中国画匠,也有西域画匠,所以纹饰内容除了传统的中华民族图案外,还带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最擅长用连绵的缠枝莲纹,构图规整,布局严谨。从整体来看,大多器物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装饰方方正正的莲瓣形图案框。从局部来看,多用直线与曲线交叠组合的几何纹、概括变形的棕榈叶造型卷草纹和各式游丝曲线牡丹纹。从设计意匠来说,他们崇尚平平而满密的风格,从而把蒙古族的豁达、厚重之气表现的淋漓尽致。
青花瓷在元代的盛行与成熟不是偶然,而是受经济、文化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据考证唐宋已萌生青花瓷,但数量极少,不成气候。随着景德镇瓷业制度的完善、材料和烧瓷技术的进步,最重要是社会审美趋向的转变,青花瓷在元代蓬勃发展开来。其白瓷之上的苍翠蓝色一改往日朝代的或富丽或素雅之风格,使雅俗文化合流,正好符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人心境。
2、吸收前代陶瓷绘画成果
景德镇的元代青花绘画,继承了汉唐以来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光大。宋以前的牡丹纹饰,大都只有正视和侧视两种形态,而元代青花上的牡丹则多姿多态。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瓶,所绘牡丹或昂首、或俯视、或向背、或聚散,姿态万千,各尽所致。元代青花大型器物以繁缛、茂密为特点,小型器物以简约、疏朗为特点,结合了唐代绘画的雍容华贵和宋代绘画的精致秀丽,以艺术上的意趣和沉稳的神韵让世人惊叹。此外,元青花还吸收了磁州窑的陶瓷绘画成果,结实遒劲的勾线手法和磁州窑的白描线条如出一辙,元青花瓷中常用的“三道弯如意形云头”和“三道弯如意头菱形开光”画法就是直接从磁州窑学习移植过来的。所以说,元青花是在充分吸收继承了前代优秀的陶瓷绘画手法上发展开来并自成一派的,它的成熟为中国彩瓷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二、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绘画风格
1、装饰题材丰富、纹饰主次分明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装饰题材非常丰富,有植物类、瑞兽珍禽类、杂宝图案类和人物故事类等。绘画手法多种多样,其中用历史人物故事为题材装饰最具特色。它的数量虽少,但绘画技法高超,特别是表现元代杂剧的故事场景,开创了全新的视觉领域。如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青花盖罐,此罐上的青花纹饰呈带状分布,口部绘有海水纹,颈部饰以缠枝花卉纹,中部为昭君出塞的主题纹饰,下部饰莲瓣纹。主题纹饰中绘有九个人物,男女老少或步行或骑马,神态各异。周边山石掩映,苍松、翠柳、修竹、芭蕉杂衬其间,层次分明,疏密有致。再如现藏于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的“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上下辅助纹饰有西蕃莲、变形莲瓣纹、杂宝、垂珠纹等。主题纹饰位于梅瓶的腹部,占据主要位置。画面中萧何与韩信通过不同的绘画手法把人物的内心交代的格外清晰,空白处衬以苍松、梅竹、山石,布局错落有致,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另外还有画《西厢记》和《百花亭》的“元青花人物图罐”,这些不同题材的画面,在绘画技法上具有独到之处。如画面人物着色常用竖笔上下渲染,在浓笔边线内染淡色或使衣纹留白。山石、树木的画法有平涂,有皴擦,以勾、塌、点等手法表现浓淡层次,并常常形成明显的笔痕独具特色。
2、绘画追求写实、画法沉着有力
元青花绘画的另一大特点是追求写实.例如画萧何月下追韩信,王昭君出塞等人物题材着重传神表达,将人物的表情、衣纹,通过用笔的起,行,顿,转刻画的极其真实,这一点十分合乎唐宋工笔画的写实规范,只不过具有明显的从院体画到文人画风格的转变。于景德镇出土的罐、瓶、盘上所绘的动物与植物,虽然由于图案变形的关系处理时都将形象纳入图案的骨式之中,但写实方向仍然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