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腭咽闭合不全课件
腭咽闭合不全 口腔科 梁丽 定义 腭咽闭合是正常人发音时的必备条件之一,是指当发非鼻辅音时,软腭与咽壁形成闭合,将口咽腔和鼻咽腔隔开,获得正常的语音,其闭合平面相当于硬腭延长线的水平。 腭咽闭合不全: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发音时软腭与咽壁不能形成闭合,遗留下不同大小、形状的各种间隙,造成发音时口、鼻咽腔相通,不能获得正常的语音。 发病原因 (1)先天性腭咽闭合不全:①软腭麻痹,部分或完全麻痹;②中央或周围神经系统损伤,重症肌无力,中央神经系统退行性变或肿瘤,延髓、脊髓灰白质等脑损伤史。 (2)获得性腭咽闭合不全(继发性腭咽闭合不全):①腭裂术后继发腭咽闭合不全;②腭咽部肿瘤切除术后;③腭咽部放射治疗造成软腭麻痹;④腭瘘造成口鼻腔相通;⑤外伤引起的软腭不同程度缺损。 (3)其他:如扁桃体或腺样增殖体切除后产生间隙。 结构和功能 正常人群中,90%以上形成腭咽闭合的形式是:通过软腭上抬运动与咽侧壁及咽后壁形成接触,从而达到腭咽闭合,另一些通过咽侧壁及咽后壁与软腭的共同运动达到闭合。参与腭咽闭合的肌肉有腭帆提肌、腭帆张肌、咽上缩肌及参与组成咽侧壁的肌肉。 结构和功能 腭裂术后病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存在腭咽闭合不全,表现为软腭过短、运动无力、咽侧壁和咽后壁运动较差,从而形成不同形状、不同位置的腭咽闭合不全。 评价方法 腭咽闭合功能的评价需从两方面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是指通过听觉的判听,对语音进行计分和分级评价。主要有下列几种:耳听评价、冷镜鼻孔漏气实验、鼻孔阻放实验、鼻孔听管评价和吹水泡实验等 评价方法 客观评价是利用仪器通过对解剖形态的观察、生理功能的测定或空气动力学规律进行评价。 客观评价可分为直接客观评价(形态学评价,包括鼻咽纤维镜和影像学评价)和间接客观评价(根据空气动力学规律评价,包括鼻音计、鼻气流仪、语图仪;根据肌肉运动生理学评价的腭电图)。 疾病治疗 腭咽闭合不全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手术治疗,另一类是修复治疗。手术治疗可以从解剖结构上恢复腭咽闭合的功能,但对于条件不允许或是不愿手术治疗的病人,可以选择修复治疗的方法来改善腭咽闭合不全的状况。 手术治疗原则及方法 腭咽闭合不全的手术治疗原则是使咽腔的前后、左右径缩小、软腭延长和咽后壁前移,目前主要有以下方法。 1. 咽后壁瓣成形术 2. 腭咽肌瓣成形术 3. 软腭延长术 4. 腭咽弓延长术 5. 咽后壁增高术 咽后壁瓣成形术 该术式是多数学者公认的治疗腭咽闭合不全最有价值的手术方法之一 。 优点:术后更接近于正常生理状态下的腭咽闭合位置。 粘膜肌肉瓣可以做得很长,翻转缝合时与软腭的接触面大,缝合后无张力,且可封闭硬腭后方鼻腔侧的创面;咽后壁瓣供区的直接拉拢缝合也能缩小咽腔;理论上咽后壁瓣收缩时可牵拉软腭向后上方,形成良好的腭咽闭合。此外蒂位于上方创面较小不易感染,吞咽时也未经瓣处,利于伤口的愈合。 缺点:大部分的咽后壁瓣起到的是局部阻塞咽腔的作用。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目前认为其主要适用于腭咽闭合不全患者中咽腔前后径较大而咽侧壁动度较好者。 对于患有下颌骨发育不良或舌体过度肥大等症的患者应慎行手术。 手术年龄选择:5岁左右。 术前准备 1、对患儿成长、发育、养分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以断定对麻醉和手术的承受能力。 2、作好各项术前查看。 3、查看口内及耳、鼻、咽、喉等部有否炎性疾患和上呼吸道有无感染。如伴有上述情况,应先进行医治,暂缓手术。 4、术前三天开始锻炼用调羹进食,以习惯术后需求。 术前准备 5、术前需用漱口剂清洗口腔并擦净鼻腔污物或以漱口水含漱。 6、术前一天作青霉素皮试,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素。 7、按全麻手术要求禁食禁饮。术前半小时给予止血药等术前用药;需求输血者应作好输血前预备。 手术要点 1. 咽后壁瓣的宽度至少应达到咽后壁宽度的2/3。由于瘢痕化十分明显,咽后壁瓣常在术后三个月内挛缩,失去对咽腔的阻塞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术中有所考虑。 2. 咽后壁瓣蒂的高度应当尽量高,有人认为应达到咽鼓管口水平,至少应当达到第一环椎水平。 3. 咽后壁瓣在软腭的缝合位置应在腭帆提肌的前方。 术中注意事项 ①咽后壁组织瓣的大小以能与软腭中1/3相接触,张力不大且组织瓣创面能与软腭鼻腔面瓦合缝合为宜。 ②一般组织瓣长约4cm,宽约2cm,接近蒂部应宽些以保证组织瓣之血供。 ③在切开之前,用含肾上腺素的局麻药液于组织瓣下方的椎前筋膜浅面作浸润注射,以利组织瓣的剥离和止血。 术中注意事项 ④切口深达椎前筋膜浅面,即切透咽后壁粘膜、咽筋膜及咽上缩肌。用剥离器沿咽上缩肌与椎前筋膜之间进行剥离,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