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语言和文化不可译性
论语言和文化不可译性
摘要:思维方式的差异和文化的地域性特点是语言和文化不可译的前提。本文从语言和文化视角对不可译性作了例证分析并给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语言 文化 不可译性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3) 11-0204-02
一、引言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自语言诞生之日,翻译也就随之而生。理论界认为翻译也应该具备相对严密的术语系统,相对理性的话语规范,相对完整的分析手段,相对稳定的解释力等,足以使一个理论成为一个可证实、可证伪、可操作、可(与其它系统)互动、可持续发展的体系。但现实却让译者进退维谷。由于源语与目的语之间的语言和文化差异,翻译中一些信息的流失就成了正常而客观的现象。对此,Peter Newmark说:如果源语的内容涉及到本国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制度、文化习俗,译文的意思就必??有所走失。本文将从语言学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不可译性在英汉互译中的体现。
二、语言的不可译性
语言的不可译性指在语言形式方面,译语没有形成与源语文本相对应的形式特征。英语和汉语这两种非亲属语言在进行转换时,必定存在很多障碍,也就是不可译性。
1.语音的不可译性
英语和汉语率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拥有不同的语音系统。英语的节奏以重音为基础,而汉语的韵律采取平仄对比的原则,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有些语音现象在另一种语言中不存在对应的形式。如:
Sweet and low, sweet and low, 风儿柔哟,风儿轻,
Wind of the weastern sea. 西海的风哟起歌声;
Low, low, breathe and blow, 多优美哟多动听,
Wind of the weastern sea. 西海的风哟鼓浪鸣。
Over the rolling waters go, 你来自沉月吹起帆,
Come from the dying moon and blow.为送亲人登归程。
Blowing him again to me, 吹来亲人重相见,
While my little one, while my pretty one sleeps.趁我娇儿甜睡浓。
( Alfred Tennyson: Song ) (李云启译)
在这首诗中,反复出现在开头的辅音[s][l][w][b]一方面增强了诗的音乐感,同时也起到了模拟风吹和海浪的声音的作用,增强了诗的感染力。但汉语里没有类似的语音修辞手段,因此译文无法体现上述效果。
2.文字特征的不可译性
汉语是表意文字,而英语是表音文字,两者在书写上大相径庭,所以两者的文字特征无法互译。有人利用汉语中拆字的写作技巧写了这样的一首诗:水有虫则浊,水有鱼则渔,水水水,江河湖淼淼。木之下为本,木之上为末,木木木,松柏樟森森。这首诗的不可译性就在于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汉字的结构特征,拆开表达,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组成诗句,却仍然传递一定的意义。如果将它译成英语,修辞效果和原诗的语义无法同时保留。
3.语言修辞的不可译性
英汉两种语言正是有了各自的修辞手法,才变得生动、耐人寻味。在翻译实践中,译文若不能正确表达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忠实地表达源语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谐音相关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如:
上海某整形医疗机构的广告语:满足你的小要求。这则广告中利用要求的要与腰身的腰同音,达到了良好的记忆效果。但既要翻译出其内容含义,又要翻译出汉语的同音双关是不可能的。
又如:When a woman complained to her butcher that his sausages tasted like meat at one end, but like bread at the other, he replied: Madam, in times like these no butcher can make both ends meat. 原文里面的最后一个meat 是谐音双关,表面意思为:把香肠的两头都填上肉。实际上应make both ends meat是英语成语,意为:使收支相抵、靠微薄收入为生。这样的双关语当然不好翻译。
三、文化的不可译性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存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也就有不同的指称,不同的构词方法,不同的句法结构以及不同的思想观念,这就直接形成了文化的不可译性。
1.词汇空缺造成的不可译性
词汇空缺其实就是文化空缺,带有民族独特性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中就属于词汇空缺。汉民族十分重视血缘关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