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精品关注儿童用药安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精品关注儿童用药安全课件

关注儿童用药安全;提 纲;儿童药物安全近来受到广泛关注;疫苗——特殊生物制剂;疫苗自身的安全环节 毒株:减毒活疫苗 / 灭活疫苗 麻疹疫苗:麻疹病毒经在动物细胞多次传代减毒制成,保留了麻疹病毒的抗原性,但不会致病,接种后类似一次轻度的人工自然感染,可出现低热和出疹,是安全的 疫苗的纯度和均匀度 卡介苗生产过程中,如果菌团研磨不均匀,含菌数多少不一,均匀度较差,接种后的局部反应、淋巴结肿大或化脓比例将随之增多。 生产工艺 疫苗生产过程中,培养液中添加的某些营养素、动物蛋白、抗生素,以及细胞培养物中含有的细胞碎片等也可能是过敏原,应用后有些人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因人而异;生产步骤:发酵、收集、灭活、下游加工、配制和灌装。 ;冷链管理 是指为保证疫苗从疫苗生产企业到接种单位运转过程中的质量而装备的储存、运输的冷藏设施、设备。 疫苗冷链保证了计划免疫的疫苗从生产、贮存、运输、分发到使用的整个过程有妥善的冷藏设备,使疫苗始终置于规定的冷藏状态之下,保证疫苗的合理效价不受损害。 我国已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建立了冷链合作项目 疫苗储运过程中,短暂脱离冷藏环境,不会导致疫苗发生变质,疫苗的安全性不会受到影响。但在脱离冷藏环境进行长时间的操作是不允许的。“山西疫苗”事件中的“贴签疫苗”可能属此 ;关注疫苗的使用安全 禁忌症掌握不严 如果机体某些反应不正常或处于某种病理或生理状态即禁忌证,(最常见的如患儿无论何种原因的发热)接种疫苗后可能对机体带来某些损害,甚至引起严重的异常反应。 接种部位、途径不正确 预防接种中皮下注射最常见,要求选择运动不多、神经分布较少和不容易污染的地方,故常规定在上臂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肌内注射大都选择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和皮上划痕一般要求在上臂三角肌中部,某些特殊的疫苗尚规定有特殊的部位。如果随意更改注射部位,往往会引起严重反应的发生。 ;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过多 要获得足够免疫力,必须要有足够的抗原刺激量。抗原剂量低于一定限度,则不足以调动机体的免疫反应。 一定限度内,免疫力产生和注入剂量成正比。增至一定程度,达到最高限度则不再增加;超过限度,反而抑制抗体上升,不但影响免疫效果而且会加重反应。 同一疫苗在不同年龄的对象中,所用的剂量也不同。大部分疫苗的使用剂量是随年龄增大而递增。 个体因素 过敏体质、健康状况(衰弱、疲劳)、免疫缺陷、精神因素(易发生于7岁以上儿童)。注射动物血清之前,必须做过敏试验 药物间相互作用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的肾病综合征患儿用药期间不易接种; 近年中药注射剂的用药安全事件 2006年鱼腥草注射液事件 2008年刺五加注射液事件、茵栀黄注射液事件 2009年双黄连注射液事件 后果:多名患者、患儿死亡、致残 2010年6月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根据用药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因素;影响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因素 机体: 1.儿童体质敏感、耐受力差、肝肾功能发育不全,药物代谢能力弱,易发生中毒及过敏反应 2.个体差异 不同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有着不同的生理特点,影响药物代谢、分布的因素也很多 3.微粒影响:人体的毛细血管平均直径7~9μm,最细处4μm 8μm 沉积 肺部 8μm 沉积 肝、脾与骨髓;10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各年龄组例数及构成比; 根据药性辩证施治 正确配伍,减少因配伍不当引起的不良反应?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与其他药品配伍时容易引起药品pH改变,色泽加深,发生沉淀等变化,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不溶性微粒沉积在毛细血管中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产生静脉炎、肉芽肿,并可引起过敏和热原样反应。 超剂量使用致不良反应 错误意识:“中药安全无毒” ;滴速过快致不良反应 中药比西药安全的观点在医护人员中普遍存在,有些临床医护人 员总以为中药注射剂比较温和,安全系数高,很少有人认真关注 其滴速快慢,甚至时常随意加大其滴速。然而,滴速过快可使瞬 间进入静脉的药物过多,从而可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因此,在 输注中药注射液过程中,要控制好滴速,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 有中药注射剂的说明书中就明确规定要缓慢滴注,如痰热清注射 剂说明中规定控制滴数在每分钟60滴内,临床应用时应严格遵守。 ;非甾体类解热镇痛消炎药的用药安全;NSAID的用药的认识错误 家长对“炎症”认识上的误区 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炎症:需用抗生素 非感染性炎症 物理因素(晒伤

文档评论(0)

gz2018g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