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术资料课件
C6 C7 T1 更好的力学固定 Kotani Y et al, Spine 1994 Kothe R, Ruther W et al; Spine 2004 Todd Johnston et al, 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 meeting 2004 形态学研究 椎弓根解剖 难点 上、中、下颈椎差异 缺乏明确的解剖学标记 椎弓根较小 周围有重要结构 颈 1-侧块/椎弓根螺钉 1994年提出(Goel Laheri ),其后被广泛应用(Harms Melcher ) 平均横径8.57mm,高度5.83mm 侧块较大,螺钉容易置入 但是在65%的标本中,进钉点的高度均小于4.5mm,迫使需要去除部分后弓下方结构 XY Ma et al, Spine 2005 Harms Melcher 2004 颈2-椎弓根螺钉置入 Leconte 1964年首次提出经椎弓根固定 颈2椎弓根高度9-11mm,宽度7-9mm (Panjabi et al Spine 1991 ) 进钉点的选择 (Xu R, Nadaud, Ebraheim Yeasting 1995) 直接根据椎弓根的上壁和内壁置入 下颈椎 骨性标记: 侧方椎骨切迹 下关节突 C2椎弓根的内侧皮质 C7横突 Bozbuga M et al, Spine 2004 Yan DQ et al Chin J Orthop 2002 Karaikovic EE et al; J Spinal Disorders 2000 Ugur, Attar et al Neurosurgery 2000 总结 椎弓根 横径 高度 C1 (Ma) 8.57 mm 5.83mm C2 (Panjabi) 7 – 9 mm 9 – 11 mm C3-7 (Ugar) (Ludwig) 4.9 – 6.0 mm 5.38 – 6.51 mm 6.3 – 6.9 mm 7.15 – 7.58 mm 手术技术 C5 48 deg C6 35 deg C7 25 deg C4 45 deg 术前评估:CT,X片 椎弓根形态:直径,进钉点,最佳钉道,个体差异 C1椎弓根螺钉置入 在后弓下方直接暴露侧块 采用C2的侧块作为解剖标记确定进钉点 透视 C2椎弓根螺钉置入 N Ebraheim et al, Spine 1996 Judet C1/C2 Fusion Cervical Fusion 经关节突螺钉 术中透视 C3 – C7 Abumi技术–进钉点在关节突的中点稍偏外,靠近上关节突的后缘,螺钉内聚30°至40 ° 高速磨钻 直视下的进钉点 椎板椎间孔切开技术 使用神经探子来探测椎弓根 在尸体标本上比较3种技术的椎弓根螺钉置钉精确性 Ludwig et al. Spine 25:1655-1667, 2000 140例下颈椎椎弓根(C3-C7) 表面标记点: 12.5%位于椎弓根内, 21.9%轻度穿破皮质, 65.5%严重穿破皮质 椎间孔切开及徒手置钉: 45%准确, 15.4%轻度穿破皮质, 39.6%严重穿破皮质 导航: 76%准确, 13.4%穿破皮质, 16.6%严重穿破皮质 置钉准确性? 影像学分析 术后CT和MRI 6.7%螺钉(45/669)穿破椎弓根皮质 其中2枚螺钉有神经症状(破坏内侧壁) 无椎动脉损伤 100%获得坚固融合 无植入物相关失败 Abumi, Spine 25:962-969, 2000 可能的并发症 椎动脉损伤 侵入椎管或椎间孔内 神经根或脊髓损伤 咽部及食道损伤(Karaikovic 2002: C3-C7前方没有安全区) 动脉瘤 椎动脉损伤的风险 Masashi Neo et al, Spine 2005 连续18例患者,C2-C6 (C7除外) 共置入86枚椎弓根螺钉(Abumi’s技术)-29%螺钉穿透皮质,13%螺钉偏离超过2mm 无术中椎动脉或脊髓损伤,CT血管造影显示椎动脉连续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适应症 需要坚强固定 和 重建颈椎的稳定——退变,创伤,肿瘤 Abumi – 矫正颈椎后凸 + 减压, 枕颈融合 病例 M, 38ys M,28ys,枕颈畸形伴环枢椎半脱位 F,22ys,陈旧性齿状突骨折 骨母细胞瘤 Female ,13ys 术后20月 Changhai Hospital Orthopedics 颈椎椎弓根螺钉及侧块螺钉技术 Bony structures ? cervical spine: C1 C2 Bony structures ? cervical spine: C 3 C 7 颈椎后路内固定的适应症 创伤性半脱位或脱位 椎板减压后重建脊柱的稳定 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