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农村作文教学一些思考
对农村作文教学一些思考
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已占据半壁江山,中考语文满分120分,作文占50分。这就要求学生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平时多加强作文训练。但大多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平时不注意观察,对周围的事物视而不见,积累少,感到无东西可写。其实只要有心、有意搜集材料,就会发现每天身边都发生许多值得关注的事情。如:邻里之间的故事,父母对待别人的态度,邻村的富与贫,学校的新变化。更近一点的素材有:学生应该迷恋网吧吗?如何认识早恋问题?老师眼里的尖子生与差生等等,都是可选择的材料。
(2)基础知识薄弱,文不通,句不顺,结构混乱等。基础知识的夯实需要我们教师共同努力,分阶段完成字、句、段、篇及标点符号的运用等教学任务。同时中学作文教学呼唤改革,需要系统的作文知识训练,改变学生作文结构混乱的局面。
(3)要么唱高歌、说假话,要么套话连篇、东拼西凑。言为心声,文贵情真。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个性日益彰显,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要做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情感,挖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使作文不再千篇一律,缺乏鲜活个性。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细心观察生活
农村中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白云蓝天、落日晚霞、青山绿水、村落炊烟、乡间小路、花草野果、钓龙虾,抓黄鳝、赶鸡鸭……这一切无不在他们的头脑里烙下印记,又无不给农村孩子以美的熏陶,留下美好的回忆。教师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发现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千古佳句,就是从生活中得到的写作素材。所以,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野外踏青,到田间采访,到菜场、乡下观察,然后组织笔会,互相交流习作。这些活动,都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学生写出佳作。
2.从最基础的东西写起
学生在写作中要坚持一个原则:我以我手写我心。非熟悉的东西不写,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直接接触过的人,亲自去过的地方,只有???样,作文才容易写得具体生动。
3.坚持作文时的“不”字原则
即不观察、不体会,不作文;对不熟悉的人和事,不作文;语言不精练流畅,不成文。如写天气的时候,冬天不能用“冷”字,夏天不能用“热”字;写英雄模范时,不能用“好”字;写反面人物时,不能用“坏”字。这样要求学生,学生就会动脑筋、想办法。如在一则描写“冷”的片段作文时,就有学生这样写道:“昨晚,西北风刮得久久的,第二天早晨,房子白了,树上白了,地上也白了。上学的孩子放下帽耳朵,小妹妹戴上大围巾。”有的写:“大雪过后,房檐下挂着一排冰溜,北风卷着雪花直往人的脖子里钻。行走的人身穿棉大衣,头戴大皮帽,但脖子还是往下缩。”像这样的作文,感染力就大了。
4.写自己的真情实感
白居易说:“文章合为时而作,歌诗合为事而著。”因此,要带着真实的情感去写文章,有感而发,有的放矢,不能只在形式上玩花样,讲雕琢,否则,写出的文章,终究是华而不实的,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更不会形象感人。
二、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也是提高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关键。作家王蒙说:“没有精神上的自由驰骋就没有文学。”可见,离开了想象,就不会写出好的文章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呢?我认为:首先可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将教材内容变成图像,变成立体可感的空间,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方法。如,讲《饮酒》时,让学生自己想象归隐田园的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淡定的田园生活画面;学习《观沧海》时,请学生想象作者面前波涛汹涌,秋风萧瑟,气势磅礴的壮丽图画,把自己置身于诗人所营造的意境之中。
2.改变作文命题方式
传统的作文是命题作文。命题作文经常让学生抓耳挠腮,不知所措。材料作文出现后,给了学生一定的发挥空间。随着作文命题的不断创新,话题作文又应运而生。话题作文具有创新的导向性,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发散性,内容的相关性,文体的多样性和表达的技巧性等六大特征。它已经成为考试的重点,同时它也更适合基础比较薄弱的农村学生。它减少了审题障碍,淡1.在说明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说明文教学中渗透德育,主要紧扣新课导入。如《苏州园林》导入新课,提问天下闻名的苏州从哪儿来,是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聪睿智慧创造美,即“美是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紧扣释题渗透德育,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从对主副标题和破折号的作用的解释去渗透。《中国石拱桥》中“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对CNN新闻报道批评性语篇分析.doc
- 对Word表格插入题自动批改技术研究与实现.doc
- 对“三三六”教学模式移植实验反思.doc
- 对“功能动作训练”之“功能动作筛查”审视与思考.doc
- 对“以学定教”解读.doc
- 对“倍认识”一课教学探索.doc
- 对“你、我、他++NP”考察.doc
- 对“名园办分园”现象认识.doc
- 对“奚琴”“嵇琴”到“胡琴”考论.doc
- 对“撤点并校”后农村义务教育建议.doc
- 2024年12月广东江门市台山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编制外人员公开招聘1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2月2024贵州毕节市农业农村局人才“蓄水池”第二批岗位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2月山西阳曲县统计局公开招聘劳动力调查人员2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年02月宝鸡市事业单位(978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4年12月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第二批公开招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单位岗位合集(8月)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届浙江宁波市市域铁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国通号部分二级企业副总经理岗位招聘4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 2025届浪潮集团校园招聘期待你加入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