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表现主义下艺术美学
探析表现主义下艺术美学
摘 要:兴起于20世纪初的表现主义艺术流派,正是世界正处于世纪末的恐慌之中,同时也是思想和知识处于爆炸的时代,许多艺术家都借助于自己的作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本文则以爱德华·蒙克为例,分别以“无声”之美、“隐喻”之美、“悲剧”之美这三种形式来分析蒙克作品中所流露出的“精神美学”以及“所传达的内在的信息”。
关键词:表现主义;蒙克;精神;悲剧
前言
自18世纪以来,受弗洛伊德,尼采,马克思等思想家注重个人人格、尊重个人情感的表达和抒发、以及主体性格的“主体论”等思想的影响,再加之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迅速发展,机械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在面临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个世纪末的大恐慌中,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兴起和发展,传统的学院风已经落末,各大学科的相互渗透,艺术学的发展再也没有什么规律可循了,而比较引人注目的是:产生了表现内心精神的表现主义理论,包括克罗齐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一、源于北欧的表现主义
(一)起源
这个词并不表示一个特有的风格和运动,它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对这个词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一个是以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为特征的阿波罗式艺术;另一个则是以恶毒、混乱和疯狂为特征的狄俄尼索斯式艺术。而表现主义绘画特征则主要指的是狄俄尼索斯式艺术中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
风靡于德国的表现主义由之前的对后印象主义忠实的描绘现实社会转为揭示现实中最悖逆的东西,它秉承了德国重个性,重感情色彩,偏重主观意识的思想,在造型上,以变形强烈,线条扭曲,变形的美来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情感。
(二)爱德华·蒙克
对北欧的表现主义产生影响最大的要属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而他的一生可以用“坎坷多难”来形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疾病与发疯是守护我摇篮的黑天使”和“被死亡和疯癫追随的人”。甚至他的一生都是与疾病,痛苦,死亡相联系。在五岁那年母亲死于肺结核,而蒙克的父亲却是极度狂热的基督教信徒并且是抑郁消沉且患有精神病,这种与死亡与疾病相伴随的日子势必对他的艺术起到了决定所用,在他十四岁时他的姐姐苏菲和弟弟也相继因病去世,而唯一留下的他的妹妹却也是精神病患者。十二年后他的父亲也随即离他而去,自己的体弱多病,加上身边的亲人随即离他而去,使得他的精神遭受了极大的打击,到后来在情感上的伤痛,更加造成了他的孤独、忧郁、内省的性格。童年记忆中的接踵而至的死亡、悲痛与绝望,都使他对死亡和痛苦有着异乎常人的敏感。他创作的画作也都是致力于挖掘人的深层情感,而不是表现一些浅层易懂的愉悦。
蒙克也曾说过:“我要描写的是那种触动我心灵的眼睛的线条和色彩。我不是画我所见到的东西,而是画我所经历的东西。”①他的这种真实地,深刻的,行省的表达人的内心世界,正视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刻拷问自己的“心灵地狱”的这种行为,亦及是把自己逼到地狱悬崖边上的“存在者” , 他宁肯忍受极度的痛苦与疯狂也不向由传统和世人编织的罗网屈膝。他是悲郁的精神体验者,尤以自我体验式的创作表达生命的脆弱和纤细,命运的多桀和跌宕。
二、“无声”之美
正如上面所说的,蒙克正式通过自己的所亲身经历的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内心世界是主观的世界,而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的,如何通过平静的画作表达内心世界的波澜不惊,千姿百态呢?人们人们往往对容易感知的事物会感到乏味,甚至是失去兴趣,也就是说越直观的东西往往引不起太多的内心共鸣。
而蒙克的代表作《母亲之死》,单从题目上看就知道是关于死亡的一个主题,但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张近似抽象的简简单单的白色的病床,床上躺着的是苍白的母亲,母亲很瘦很瘦,并且此时母亲的眼睛已经紧紧的闭上了,似乎应该已经离开了人世,画面的近景是一个穿着白色衣服的小男孩,面部并没有多大的悲伤之情,而唯独有的则是双手紧紧捂住双耳,并且地面却以暖色点作为基本色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死亡的场景下没有一点沉重的色调,这往往不免让人会产生新的思考,而此时小男孩似乎用双手紧紧捂住的双耳来拒绝听见那可怕的死亡之音,用以逃避母亲死亡的真正含义,或是固执的认为捂上自己的耳朵就可以躲避死亡的可怕的脚步声给我们以新的提示点,用这种寂静,无声的绘画技法来暗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显示出主人公在孩童时期突遭人生最激荡的亲情变故,未来一片空白的悲痛。
而在《the dead mother and daughter》则是以同样的题材进行创作的,暖色调的布局体现一种压抑在内心的一种刺耳尖叫的声音,唯一不同的是那个恐惧悲伤的小男孩变成了无助悲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