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docVIP

探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

探析高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   【摘要】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课堂里学生究竟能学到多少有效的知识,为了能找到一条更之有效的道路,本文就从教师方面、课堂教学方面、课堂评价三方面进行初步论述。   【关键词】有效性诗歌 课堂教学   众所周知,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是重点,教学改革的成果应该主要体现在课堂上,这是主阵地。而在当前课堂教学中,有效性的缺失严重抑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诗歌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也是高中学生的不能绕过的教学内容。诗歌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文章的赏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了解,达到赏析的目的,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让学生去理解、去赏析。   然而可悲的是,长期以来,我们苦心孤诣地追求语文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规范化,使得教学成了例行公事;每节课我们孜孜追求的教学流程的标准化、模式化使得学生远离了课堂,失掉了个性。   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进行有效的诗歌教学呢?如何做到真正的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在我看来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自身方面:   1、扎实备课,落实备课内容。   要重视预设。有效地处理教材,重视预设,是衡量一堂课有效教学的标准之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对所讲内容熟烂于心,对所讲诗歌有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懂得用灵活的方法来处理教材,切不可因循守旧、一成不变,一味从头到尾分析讲解。其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更是重中之重。   2、重视预设,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准备,做到心中有数。   3、关注学生,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便于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注重教师自身储备。   教师要有“用一辈子备一堂课”的理念。不断的看书,不断的充实自己,给学生“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学中的不断积累可能成为课堂教学中的可贵资源。   二、课堂教学方面:   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诗歌阅读课堂一般分下面三个阶段:   (一)、寻声暗问弹者谁   教师要利用课堂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课堂教学开始的5-10分钟时间,了解学生。他们在我们设定的目标中,掌握了哪些,哪些是我们要重点讲的,那些是我们何以少讲的,我们要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重点突破,一开始的教学就找抓住学生的心,这样为了学生的课堂就能全面展开。这一投石问路,即全面关注了学生,又提高了整堂课的教学效率。“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所在”我听过一位老师讲陶渊明的《饮酒》,他的开场非常精彩,教师在读诗的时候感情把握上故意读错,就让学生去评价,结果学生的积极性一下调动起来了,他们不但能指出老师的问题,同时还讲出了原因,可贵的是学生的分析出乎我们的意料。由此说明有效性的体现需要教师重新调整教学,以适应课堂中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   (二)、山重水复疑无路   这一环节主要是创设情境。教师要在这一阶段与学生相互质疑,提出一些与他们知识水平接近的问题,要让学生既能解决一些,又不能完全解决,做到适当的拔高,这一阶段教师要让让学生在质疑中有想学的动力。使学生感到激动,“这一切就在我的眼前发生,可我却怎么没有认真思考过他呢?”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尽最大努力去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为他们发现、解决疑难问题提供必要的阶梯和跳板。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根据课文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课文的重点、难点,善于提出一个提纲挈领性的问题,就能很好地理清教学的思路,极大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课堂目标得以高效率的完成。   1、提问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语文诗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问题,首先要紧扣教学内容,必须蕴涵一定的难度(诗歌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形象是什么,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其次,要符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等)。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兴趣;问题过难,学生会有种畏惧感,甚至失去信心。因此提问一定要难易适中。   2、提问应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好的提问往往表现为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引导学生逐级向上。“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同:悦”)以解。”(《礼记学记》)教师发问,也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因此,教师要善于“揣摩”学生的实际心理,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的意图,抓住关键之处相机诱导。我在案例二中的那三个提问,就是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