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防护科普讲座ppt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辐射防护科普讲座ppt课件

辐射防护科普知识讲座 ;1885年发现X射线——伦琴 1886年首次发现(从沥青中提炼) 天然放射性镭(Ra)——居里夫人 不久发现它能引起皮肤烧伤,使人和动物患眼病,毛发 脱落,白细胞减少等机体损伤 ;辐射防护标准的历史发展 ;1913年——国家级防护组织最早出现 1928年——第二次国际放射学大会上决定成立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当时名称:“国际X射线和镭防护委员会”) 1950年——它进行了改组,并改名为目前名称: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ICRP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辐射防护的量与单位 ;辐射防护的量与单位;空间辐射环境——宇宙射线;来源:地球磁场捕获GCR, SPE 分布:各向同性 性质:带电粒子流 能量:质子:几~几百MeV 电子:0.04 ~ 7MeV;太阳11年活动周期 ?宇宙射线的剂量: 随高度、纬度变化 玻璃维亚的巴拉斯城:3900m, 2.02mSv 我国的拉萨市: 3600 m, 1.71mSv 海平面: 0 m, 0.27mSv 深圳市(北纬22.6?) : 28 nGy ? h-1 北京市(北纬40?) : 32 nGy ? h-1 同等高度上, 地磁两极比赤道的剂量率大得多 ? 年有效剂量率典型值: 0.39 mSv ;;;;;;;;天然照射水平;·防护三项原则 ;建议的剂量限值1 ;对辐射盲目害怕和恐惧是无科学依据的 ? 任何麻痹大意,不重视安全防护的态度也是有害的 正确的态度: 既不毫无理由的害怕 又不无法无规;外照射 内照射 ;;射线种类:α、β、n、γ、x α—— 4He β——高速运动的电子 n ——原子核基本粒子,不带电 γ、x——频率极高的光子 各种不同辐射按其对人体的危害作用大小排序 外照射: n ? ?, x ? ? ? ? 内照射: ?, p ? ?, ?, x 相同剂量照射下,受照面积大?产生的效应大;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分类 ?急性效应 按效应的发生者:?躯体效应 ? ?晚期效应 ?遗传效应 按效应的机理: ?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 电离辐射?改变原子及分子?损伤细胞? ?充分修复 ? 细胞存活 ? 正常繁殖 ????充分修复 ? 阻止细胞存活或增值 ? 细胞死亡 ?错误修复 ? 存活但改变了的细胞 ? 繁殖(克隆); 确定性效应(deterministic effect) 过去称为非随机性效应(non-stochastic effect) 存在剂量阈值: 剂量?阈值, 观测到的损害概率为零 剂量?阈值, 观测到的损害概率为1 在阈值以上: 损害的严重程度随剂量增加而增加 随机性效应(stochastic effect) 存活但改变的细胞?细胞克隆?潜伏期?可能恶变(癌) 引起癌的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 可能”线性无阈”, 但尚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 效应的发生是随机的, 癌的严重程度不受剂量影响 损伤?遗传基因细胞上?遗传效应(hereditary effect);表2 不同组织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阈值;续表2 不同组织发生确定性效应的阈值;;确定性效应包括:白内障、皮肤红斑、皮肤烧伤、脱发、血相变化、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腹泻、CNS损失、死亡;受到辐射损伤的病例;·外照射防护的三种方法;;工作人员辐射防护用品;;电离辐射标志 ;颜色警示识别;内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的方法;(3)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定 工作服、工作鞋,口罩、手套,个人剂量监测,高效过滤口罩、气衣等 严禁在放射性工作场所进食、饮水、吸烟、存放食物 避免割伤皮肤,若受小伤——清洗、包扎,戴上乳胶手套后才能继续工作(低放),伤部较大或严重感冒,停止工作,严禁用有机溶剂(乙醚、甲苯、氯仿)洗手和涂抹皮肤,切忌有机溶剂洗涤污染伤口 甲级、粉尘放射性场所工作后,洗手、淋浴、更衣、检查 (卫生通道);各种可能事故下的应急措施 (1) 小量放射性物质泼洒或散落事故的处理措施: 如泼洒的是液态, 先用吸水纸吸干 如泼洒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