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居民消费与储蓄的关系.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居民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居民消费与储蓄的关系 通过研究居民消费与储蓄的关系,分析他们是否有着直接的关系,关系是否很大,看消费是否很跟着储蓄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分析国民生活水平是否有提高,通过年份观察储蓄与消费的变化,通过EVIEWS软件来更加深入地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准确地得出这八年间储蓄与消费的变化与关系。 居民消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在中国的购买商品服务的情况。 居民储蓄:居民的存款。 储蓄 (X) 消费(y) 2001 6859.6 2366.4 2002 7702.8 2475.6 2003 8472.2 2622.2 2004 9421.6 2936.4 2005 10493.0 3254.9 2006 11759.5 3587.0 2007 13785.8 4140.4 2008 15780.8 4760.6 数据出处: / 根据上表数据设定回归模型为: Y=Bo+B1X+Ui 应用EVIEWS软件得出: 表1——1 根据上表估计回归方程为: Y = 371.2779263 + 0.2749711551*X Bo= 371.2779263,表示在居民消费为零的情况下,居民储蓄为371.2779263; B1=0.2749711551表示储蓄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就增加0.2749711551个单位。 X与Y的散点图分布如下: 可以看到X与Y形成强烈的线性关系。 拟合优度检验: 由表1——1得到样本可决系数为:R-squared= 0.995614 修正样本可决系数:Adjusted-squared=0.994883 计算结果表明,估计的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了样本观测值。 F检验: Ho:Bo=B1 =0 H1:Bo,B1,至少有一个不为O 由表1——1得F统计量为:prob(F-statistic)=0 00.05,表明总体显著,表明居民消费跟储蓄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 T检验: Ho:Bi=O,i=0,1 H1:Bi不等于0 由1——1表得:B0的prob=0.0038 B1的prob=0 0.0038和0均小于0.05,所以表明储蓄对消费影响显著; 预测 根据2001年至2008年的消费储蓄分许,利用EVIEWS对2009年的预测如下: 预测到2009年的消费指数等于2009=17503.03 WHITE检验: 利用EVIEWS检验得 根据probability-F=0.7277540.05 所以不存在异方差 自相关检验: 残差图如下: LM自相关检验辅助回归估计结果是 et=0.055869et-2.871911+0.000306x 因为PROB=0.888794 所以不存在自相关。 小结:通过数据设定回归模型,得出B0,B1的值,通过BO跟B1可以解释到其所表达的经济含义,即在居民消费为零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的变化与储蓄每增加一个单位,消费的变化.再通过散点图分布分析X与Y之间的关系,根据散点图可以看出X与Y有着强烈的线性关系.通过拟合优度计算结果表明了样本回归方程较好地拟合样本值.再通过F检验检验到其线性关系,以及T检验检验到其影响显著,再是用怀特检验其是否存在异方差的存在,而其结果也表示不存在异方差,因此可以说明T检验的可靠.提高样本数据预测值的精准度.最后是自相关检验,利用LM检验到其不存在自相关,进一步验证预测的精度.由此可以说明居民储蓄跟消费存在着直接的关系,而且关系强烈,可以作为一项反应国民生活水平,消费观念与消费力等重要方面的指标,为以后实现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改善居民消费观念,提高居民消费力,乃至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参考.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