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篇 土壤形成过程.ppt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赵烨,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2 主要成土过程 5.2 主要成土过程 1、原始成土过程:在冰雪复盖、寒冷干燥的条件下,从岩石露出地表而有微生物着生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 “岩漆”阶段→“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 5.2 主要成土过程 2、腐殖质化过程:土壤中的粗有机质物质,如植物的根、茎、叶等分解转化为腐殖质的过程。 3、粘粒化过程:土体中的矿质颗粒由粗变细而形成粘粒,以及粘粒在剖面中积聚的过程。可分为: ① 残积粘化过程:粘粒未经移动,原地发生的粘化。 ② 淋淀粘化:上部形成的粘粒经机械淋洗聚积在下部土层。 4、钙化过程:土壤剖面中碳酸盐的淋溶与淀积过程。分为脱钙和钙积两个对立统一的过程。 5、灰化过程:在土体亚表层SiO2残留,R2O3淋溶、淀积的过程。 该过程主要发生在寒湿、郁闭的针叶林植被下,真菌分解凋落物,产生酸性很强的有机酸(富里酸),有机酸溶液在下渗过程中,使上部土体中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由于酸性很强, 便破坏矿物晶格,土壤矿物中的硅、铝、铁发生分离。铁、铝离子 随溶液淋溶淀积于土层下部(B层),而SiO2则残留在土体亚表层(SiO2溶解度小),从而在亚表层形成灰白色淋溶层次,称灰化层。 6、富铁铝化过程:指在湿热的生物气候条件下进行的脱硅作用和铁铝相对富集的作用。 7、水成土壤过程:指在潜水位较高的影响下,在底土中进行的以还原或以氧化还原交替进行的成土过程。分为:① 潜育化过程(长期淹水);② 潴育化过程(干-湿交替) 8、白浆化过程:指土体中出现水分滞留,导致铁锰氧化物的还原溶解,而使某一土层漂白的过程。 9、盐化过程:指成土母质中可溶性盐被淋洗到地下水中,并随地下水流动迁移到排水不畅的低洼地区,在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情况下,盐分由被上行水携带到土体表层聚集的过程。 10、碱化过程:指钠离子在土壤表面的累积,使土壤呈强碱性反应,并形成物理性质恶劣的碱化层。 11、熟化过程:指在人为干预下,土壤兼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影响下进行的土壤发育过程。 12、退化过程:在各种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下,导致土壤生产力、环境调控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过程。包括土壤数量减少和质量降低两个方面。 数量减少可以表现为表土丧失,或整个土体的毁失,或土地被非农业占用。 质量降低表现在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方面的质量下降。 5.3 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 1、地质大循环:地表岩石因风化作用而释出的各种植物营养物质随水流进入海洋,由此形成的沉积岩,一旦因海底上升再度成为陆地时,又经受风化,重新释放所含营养物质的过程。 2、生物小循环:岩石风化中释放出的植物营养物质一部分被植物所吸收,植物死亡后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又重新释放供下一代植物吸收利用的过程。 地质大循环为土壤的形成准备了条件,而生物小循环则使土壤的形成成为现实。 没有地质大循环就不可能有生物小循环;没有生物小循环则成土母质不可能具有肥力特征而形成土壤。 5.4 土壤剖面 从地面向下挖掘的一段垂直切面。土壤剖面的构造(或土体构型),是指从上到下不同土层的排列方式。 5.4 土壤剖面 一、自然土壤剖面的形成 随着土壤形成过程的进行,原来均质的母质逐渐发生分异,形成各种不同的土体构型。 各种土壤的剖面都是由特定的,并有内在联系的发生土层所组成,从而形成一定的土体构型,是野外鉴定土壤类型的基础。 —— 各种具体的成土过程都会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模式土层。 —— 各种具体的成土过程都发生于土壤剖面的某一层位,但又与整个土体的物质运动相联系。 —— 某一具体土壤类型,可以包括一种或几种成土过程。 土壤内在性质的外部表观特征,就是我们所说的形态特征,是土壤长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据此可反映土壤属性。包括: ① 土壤颜色 ② 土壤质地 ③ 土壤结构 ④ 新生体 土壤质地:土壤各粒级土粒含量的百分率组合。野外通常用搓片法来鉴定。 新生体与侵入体 新生体是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新产生的或聚积的物质, 如各种铁锰结核、盐斑等。而侵入体不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而是外来入侵土体中的物质,故称作侵入体。如砖头、瓦片等,在森林土壤中的炭屑等。 形状:粉末、微屑、斑点、小片、薄膜、薄层、假菌丝、脉络、管状、条状、花纹、舌状等。 成分:易溶盐类、碳酸盐、铁锰质化合物、硅酸盐、石膏、腐殖质、来源于生物体的新生体有蚯蚓和虫蛹的粪便。蚂蚁曳出的土块、被土填实的动物穴、根洞等。 要记载新生体的形状、大小、颜色、成分、软硬、多少、在土层内分布的均匀程度及起至深度、并分析其原因。 土壤剖面形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50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