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国论打印.doc
六国论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
2.学习有关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知识。
3.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对比方法逐层论证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在文学上取得显著成就,是经过一番刻苦读书、认真作文的过程的。据他自述,少年时,他不爱学习,到了二十五岁,才开始知道读书。自以为比别人学得好,但后来拿来古人的文章一读,才觉得古人的“出言用意”都跟自己大不相同,于是下决心将过去所写的数百篇文章全部烧毁。然后,将《论语》《孟子》、韩愈的文章拿来,整天诵读,读了七八年,才感到古代文章确实写得好。时间一久,读之益精,自己胸中也“豁然以明”,但还未敢自出其言。又经过一番努力,胸中之言日益多,甚至不能控制自己,只好将它书写下来。到了这时,落笔为文,才“浑浑乎觉其来之不易矣”。这就是历史上关于苏洵焚稿、勤奋读书、刻苦作文的美谈。他属于大器晚成:三字经说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尔小明确,宜早思。
(三)研习第三段
第三段.不赂者灭亡的原因:
提问: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提问;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以荆卿为计。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牧以谗诛,用武而不终。
灭亡的根本原因: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燕、赵灭亡“诚不得已”。
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明确:“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了总论点“弊在赂秦”。
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者这样论述了韩、魏、楚、齐、燕、赵六国灭亡的原因之后,就自然想到了他们的救亡之道,他是怎样为他们谋划的?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
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高二6月考试.doc
- 同享同在同成长.doc
- 美国留学经历.doc
- 网络营销:让您运筹帷握,决胜千里.ppt
- 手机词汇中俄文对照.doc
- 阿里助手使用方法 (图文并茂).doc
- 公派德国签证及APS材料准备.doc
- 本兮玩转新曲风 《无聊派》为新学期加点料图.doc
- 乐享亲子活动.doc
- 初三物理一轮复习---力和牛顿第一定律.doc
- DB1302T 407-2015 茄子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1302T 465-2017 滨海地区茶菊栽培技术规程.pdf
- DB14T 3275-2025 5G+远程医疗平台建设指南 基本功能.docx
- DB1302T 430-2015 绿色食品(A级) 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302T156-2015 马铃薯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4T 3272-2025 托幼机构消毒效果检测要求.docx
- DB14T 3279-2025 针灸技术操作规范 强肾通督针.docx
- DB1302T 420-2015 秋妃桃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1302T 447-2016 海绵城市绿地建设规范.docx
- DB1302T 461-2017 短毛黑水貂选种技术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