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快速读懂古代诗词方法例谈
浅谈快速读懂古代诗词的方法
南通市第三中学 王志强
【摘要】高考语文各题型中,诗歌鉴赏题得分率较低。这种情况和学生读不懂所选考查材料——古代诗词有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快速读懂诗歌鉴赏题所选的古代诗词,应成为诗词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考语文 古代诗词 读懂
诗歌鉴赏题是近年来高考语文科目必考的题型。虽然该题型考查能级并非最高,但许多学生因读不懂该题所选考查材料——古代诗词而严重失分。鉴于此,如何快速读懂诗歌鉴赏题所选的古代诗词,应成为高考复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怎样快速准确地读懂试题所给的古代诗词呢?
首先,要理解“读懂”的含义。所谓“读懂”古代诗词,指既要从字面上明了诗词大意,还要厘清诗词的内容联系与内在表述逻辑。具体来讲,就是指除了从字面上读懂诗词大意外,还要借助诗词中的语言、形象和写作技巧,解读诗词的语言逻辑、内容逻辑和艺术效果。
其次,依据“读懂”的含义,熟知一些能够解读古代诗词的快速切入点。
一、借助诗词语言特点,理清语句逻辑关系。
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材料多为唐诗宋词。要读懂这些诗词,必先理解诗词表意。但是,因为诗词的表意高度凝练,如果不能理清语句逻辑关系,即使明白个别字词的含义,仍然会出现无法正确理解诗词的情况,所以,要读懂诗词,需要借助诗词语言特点,理清语句逻辑关系。
以2013年广东卷诗歌鉴赏题为例: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要理清语句逻辑关系,正确解读这首词,可以从诗词语言的四个特点切入:
1、修饰词与景物的组合。
诗词一般不缺少对景物的描绘。这些景物一般只能反映自身的意义,而不会产生附加意义。如这首词中“云”、“燕子”和“梨花”,它们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而已。可是,如果在景物的前后加上修饰词语,景物就会产生新的意义。正如诗中“云”、“燕子”和“梨花”前,分别添加了修饰语“暝”、“劳劳”和“落落”,这些景物立刻产生了新的表意:云有色彩、燕子忙碌、梨花显出孤独的情状。因此,读懂诗词语言,要关注景物与修饰词的组合特点。组合不同,语言呈现的意义可能就不同。
2、意象与意象的组合
意象一般指附着上作者情感的景物。这些景物组合在一起,就能营造诗歌的意境。如这首词中“山前水阔暝云低”一句,山、水、云,只是普通的景物,但是“山前”“水阔”和低垂的“暝云”,却是作者精心挑选组织在一起的,它们共同营造出一种压抑、迷茫的氛围。将此氛围和前句中“玉笛吹”相联系,诗词把视觉和听觉叠加融合,表达出忧愁、迷茫的情感基调。再如这首词中把“燕子”和“人”组合在一起,“梨花”和“雨”组合在一起,传递出漂泊千里的孤单与寂寞感。可见,不同意象的组合形成了局部的逻辑表意。弄懂这些,才能更清楚地理解诗词表意。
3、句式颠倒
古代诗词要在简短的语句中表达出丰富的意蕴,常常会改变诗句语序,颠倒句式。只有辨识并理顺句序,才能把握句意。如词中“故乡惟有梦相随”一句,应理解为“惟有梦与故乡相随”,这样,作者对家乡的魂牵梦萦之情才能清楚地彰显出来。
4、表意空缺
因篇幅有限,诗词让表意“跳跃”或“省略”,形成意义空缺,这造成了古代诗词理解上的困难。如词中“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把作者听到笛声后,因笛声而思乡,又产生望乡举动的过程表现出来。因这两句在意义联结上有明显的语意跳跃,如果没有把作者的心理过程和动作状态之间的跳跃弥补完整,就很难理解彼此之间的意义关联。再如“不是苏堤”一句,完整的语意应该是“不是苏堤上的柳”的省略。只有把省略的部分弥补完整,才能正确的理解诗歌意义。
5表意含蓄
“言有尽而意无穷”,是产生诗歌美的原因。要做到这一点,含蓄的语言不可或缺。词尾就借“折柳”的象征意义含蓄地表现出思乡之情。可以说,理解意象的含蓄表意也是读懂诗歌的一个关键。
二、钩连诗词相关内容,理顺关联信息中的表意逻辑。
高考试题选用的往往是作者为人知晓而内容相对陌生的古代诗词。为了减少审题难度,所选诗词后面往往附有注释内容。要快速读懂这些诗词,必须意识到诗词题目、作者、诗句内部上下文以及诗词后面的注释等各方面内容,相互照应,组成一个个复杂的信息系统。只有理顺关联信息中的表意逻辑,才能从整体上理解这些诗词。
以2013年北京卷诗歌鉴赏题为例: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题目要求结合诗句,谈李白借鲁仲连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