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语文上册26《醉翁亭记》教案.docVIP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语文上册26《醉翁亭记》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语文上册26《醉翁亭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词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3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美、情美,背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美景,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情怀。 教学重点: 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 能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 2反复朗读课文,熟练成诵 2领悟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一) 他四岁丧父,家境贫困,母亲用荻秆画地教他识字读书。后来他考取进土,在朝廷作官,位居参知政事(副宰相),官位和范仲淹一样。他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 2、检查字的读音: 环滁(chú) 壑(hè) 琅琊(láng yá) 潺潺(chán) 辄(zhé) 霏(fēi) 瞑(míng) 晦(huì) 伛偻(yǔ lǚ) 肴(yáo) 提携(xié) 蔌(sù) 酒洌(liè) 觥筹(gōng) 弈(yì) 翳(yì) 颓然(tuí)       3、找生读出节奏: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阴/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二)自主学习,指导点拨 1、解题 “记”是古文中一种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体裁,多用来描写作者的旅行见闻。它的取材范围极广,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类似的文章有:《岳阳楼记》、《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满井游记》、《桃花源记》等;类似的古文文体还有:“铭”(《陋室铭》)和“说”(《马说》、《爱莲说》)。 2、多媒体播放《醉翁亭记》的朗诵录音, 3、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停顿、重音、节拍。 4、再读读准字音,读出骈句的韵律节奏 (三)、翻译课文: 1、借助注释,自主翻译. (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标出疑难) 2、小组合作,解决疑难.(教师巡视) (要求:交流后,记下疑难。))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 (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 (自谓:自称) 故自号曰醉翁 ( 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情趣,意趣) (2)重点句子翻译: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上住了,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如何归纳段意?(指名回答) (写醉翁亭的周边环境和亭名的由来。) (4)第一段写醉翁亭周围的自然环境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从远到近 从整体到局部) (5)这段有一个名句,也是文章点题句,请将它找出来。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点明文章主线的是哪句话?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疏通二、三、四段 (1)重点词语解释 日出而林霏开 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负者歌于途 伛偻提携 临溪而渔 杂然而前陈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消散 花 开放 枝叶长的茂盛 背东西的人 老老少少的行人 捕鱼 摆放 以……为快乐) (2)句子翻译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归纳第二,三段的段意。(找生概括) ( 第二段: 描写了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 第三段: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4)写山间早和晚的景色的句子是哪两句? (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5)第三段可以分作几层?如何概括层意? (1、滁人游 2、太守宴 3、众宾欢 4、太守醉) 三、精读课文,交流探究 1、表明全文线索的句子是哪一句?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全文写了哪几种乐,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先小组讨论,再发言) 太守到底在“乐”些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说说理解。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乐人之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