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空数据模型
空间数据模型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1概念 案例:河流建模(抽象) 河流做为组成网络的一系列线要素。每条线段都拥有流量、容量和其它属性。 案例:河流建模(抽象) 河流做为疆土的边界。河流可以作为政治区域比如省或者县的边界线 案例:河流建模(抽象) 河流做为面状要素表达,具备堤岸、河网以及航线等等描述信息 案例:河流建模(抽象) 河流做为模拟表面的一系列弯曲的地槽。通过地表河流的路径,你可以计算它的下降剖面和比率、径流分水岭还有在预定降水量情况下洪灾发生的可能性。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2空间数据模型的类型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3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学术前沿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3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学术前沿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3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学术前沿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3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学术前沿 (三)分布式空间数据模型 分布式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空间数据库+计算机网络 实现集中与分布的统一。 空间数据的分割、分布式查询、分布式并发控制。 联邦空间数据库(Federated Spatial Database) 不改变不同来源的各空间数据库管理系统 将非均质的空间数据库系统联成一体 向用户提供统一的视图 1.空间数据模型的基本问题1.3GIS空间数据模型的学术前沿 2. 场模型 二维场是在二维空间中任何已知的地点上,都有一个表现这一现象的值; 三维场是在三维空间中对于任何位置来说都有一个值。 场模型定义 场模型可以表示为如下的数学公式:z : s? z ( s ) z为可度量的函数,s表示空间中的位置,因此该式表示了从空间域(甚至包括时间坐标)到某个值域的映射。例如,空气中污染物的集中程度、地表的温度、土壤的湿度水平以及空气与水的流动速度和方向。 地理研究中一些场模型的例子 2. 场模型2.1场的特征 2.1场的特征 (二)连续的,可微的,离散的 空间域连续,即随着空间位置的微小变化,其属性值也将发生微小变化,不会出现像数字高程模型中的悬崖那样的突变值。只有在空间结构和属性域中恰当地定义了“微小变化”,“连续”的意义才确切; 如地形的起伏,往往不能用一个函数来表达,而是用离散化的方法。 例:某点的坡度取决于位置所在区域的各方向上的可微性 当空间结构是二维或多维时,坡度不仅取决于特殊的位置,而且取决于位置所在区域的方向分布。连续与可微分两个概念之间有逻辑关系,每个可微函数一定是连续的,但连续函数不一定可微。 2. 场模型2.1场的特征 2.1场的特征 (四)空间自相关 是空间场中的数值聚集程度的一种量度, 描述了某一位置上的属性值与相邻位置上的属性值之间的关系。 正相关:一个空间场中的类似的数值有聚集的倾向,如遥感中,用点的灰度表示所研究的对象的影响。 负相关:一个空间场中的类似的数值有相互排斥的倾向,如黑白的边界很明显,是相互排斥的。 例:强空间正负自相关模式 2.2 栅格数据模型 栅格数据模型定义 是基于连续铺盖的,是将场模型(即一定空间内连续分布)离散化,即用二维铺盖或划分覆盖整个连续空间。 铺盖可以分为规则的和不规则的,后者可当做拓扑多边形处理,如社会经济分区、城市街区;铺盖的特征参数有尺寸、形状、方位和间距。对同一现象,也可能有若干不同尺度、不同聚分性的铺盖。 栅格模型将空间规则地划分为栅格,地理实体的位置和状态是用栅格的行和列来定义。 2.2栅格数据模型-离散化的方法 规则的格网(常用三角形,方格,六角形),三角形是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单元,根据角度和边长的不同,可以取不同的形状,方格、三角形和六角形可完整地铺满一个平面。 不规则的格网,可当做拓扑多边形处理,如按街区划分,社会经济分区等。 2.2栅格数据模型 栅格模型把空间看作像元的划分,每个像元都记录了所在位置的某种现象,用像元值表示。该值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现象,也可以是一种模糊的现象。但一个像元应该只赋一个单一的值。 2.2栅格数据模型 栅格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每个栅格中的像元的位置是预先确定的,描述同一区域的不同现象的栅格数据之间很容易进行逻辑运算。 采用栅格模型的GIS,通常应用分层的方法。在每个图层中栅格像元记录了特殊的现象的存在。每个像元的值表明了在已知类中现象的分类情况。 栅格数据:坐标系与描述参数 3 要素模型 要素模型的定义 基于要素的空间模型强调了个体现象,该现象以独立的方式或者以与其它现象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研究。 可以从概念上与其邻域现象相分离的任何现象,无论大小,都可以被确定为一个对象(Object),要素可以由不同的对象所组成,而且它们可以与其它的相分离的对象有特殊的关系。 3. 要素模型3.2要素模型的基本概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不同的拧紧策略的优缺点分析课件.pptx VIP
- 第三单元有趣的纸藤编织(课件)-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pptx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本科).docx VIP
- 在办公用房权属统一登记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docx VIP
- ANSI ESD STM11.12-2021平面材料的体积电阻测量.pdf VIP
- 同济大学顾祥林-混凝土结构课后答案.pdf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2.pptx VIP
-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docx VIP
- 05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大语言模型技术01.pptx VIP
- 矿井供电系统与井下供电安全培训课件PPT(共 51张).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