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与问题1.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与问题1

《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谢金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 [摘 要] 本文是笔者博士学位论文《〈周易禅解〉研究》之《绪论》部分。文中主要针对明末高僧蕅益智旭“援禅解《易》”的著作《周易禅解》,回顾其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透析其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简要说明笔者《〈周易禅解〉研究》一文所关注的问题及其研究思路。本文试图从易佛关系的角度,结合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实际情况,概要论述《周易禅解》研究的现状、意义、问题等等,以便能够引起更多学者对《周易禅解》研究乃至易佛关系研究的理解和重视。 [关键词] 蕅益智旭;《周易禅解》;易佛关系;研究思路 已故当代易学专家黄寿祺教授早在1984年首届中国大陆《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幕式上就指出:“我们今天来研究《周易》,应该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继往,一是开来。在继往方面,我们应该研究《易》卦的起源和《易》学的发展历史,(除了)《四库提要》所总结的两派六宗之外,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我们还需要深入研究《易》学和道教的关系,佛教的关系,史学的关系,文学的关系,民族学的关系,考古学、文字学的关系,在自然科学方面,它和天文、地理、历算、乐律、兵法、医学各方面都发生过密切的关系。我们必须把他合理的因素好好地继承下来。在开来方面,我们必须同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物理学、化学、数学、遗传工程学、信息论等等尖端科学好好地沟通起来,做到中西文化的密切结合,开创这一代研究《易》学的新局面。”[1]这番话充分体现了一代易学名家对未来易学研究的远见卓识。回顾前二十年,我们欣喜地发现中国哲学研究者们在继往方面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尤其是在《易》学与道教、佛教之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开拓和进展。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易》学在继往方面的研究,仍有不少问题值得继续深入加以解决。其中,易学与佛学的关系问题,就是一个值得研究而又难以深入的问题之一。 易学与佛学都是东方文化的显学, 也都是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在中国,易学源于先秦,流变后世,常盛不衰;佛学发端于古印度,汉代传入中土,历代奉传,发展不绝。东汉以降,本土易学与外来佛学并行于世,同为我国古代学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思想传统影响至深。但是,《周易》是儒家经典,有与佛学截然不同的思想体系,许多基本观点和思想范畴难以融通。所以,易学与佛学这两大学术体系在相当长的发展过程中,彼此之间联系很不密切。在儒、道、佛逐步融合的趋势下,一些学者才开始注意到这两者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并努力运用各种理论试图加以阐明。尤其是宋明理学和心学的繁兴,促使更多的学者开始作沟通《易》与佛的尝试。在以禅解《易》方面,先是宋人王宗传、杨简开其端,后是明代不断有后继者,以至晚明时期以心学、禅学解《易》之风开始盛行。在晚明愈演愈烈的以《易》解禅和以禅解《易》之风影响下,出现了不少沟通易学和佛学相互关系的著作。其中,智旭作于明清之际的《周易禅解》,成为当时学者援儒证佛、引禅解《易》的范本,因此被公认为研究易学与佛学关系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周易禅解》的作者蕅益智旭(1599—1655),是晚明著名的四大高僧之一。智旭生平著述宏富,但大部分是释解佛经的论著,《周易禅解》是他留下的唯一一部关于《周易》研究的著作。从目前的资料看,《周易禅解》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大量运用佛学思想全面解注《周易》经传的著作。据作者书前《自序》所言,此书初创于明代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仲冬,“蕅益子结冬于月台,禅诵之余,手持《韦编》而笺释之。”在《自序》中作者还指出了著书的目的:“吾所由解《易》者,无他,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耳!”可见作者有试图借助《周易》来融合儒学与佛学的思想意图。据作者《易解跋》称,是年游温陵(今福建泉州市)之月台,因“有郭氏子来问《易》义,遂举笔属稿,先成《系辞》等五传,次成上经,而下经之解未及半,偶应紫云法华之请,旋置高阁,屈指忽越三载半矣。”时至乙酉年夏,即清顺治二年(1645),作者于石城(今属江苏南京)又续解之,始竟前稿。故此书之撰述,历明末至清初,作者的思想感受也伴随时间地域和社会背景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正如作者《易解跋》中所说:“嗟嗟!从闽至吴,地不过三千余里;从辛巳冬至今夏,时不过一千二百余日,乃世事幻梦,盖不啻万别千差。交易耶?变易耶?至于历尽万别千差世事,时地俱易,而不易者依然如故。”也许作者正是由此得以深明并贯通佛学“常与无常”之义和易学“易与不易”之理,并把这些心得体会诉诸于此书,从而为世人揭开佛学与易学的隐秘联系拓展了道路。书成之后(大约在顺治年间),作者门弟子释通瑞为之刊刻印行,始流传至今。 综观此书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形式,与一般常见的《易》学著作有所不同的是,作者在解说和分析《周易》经传思想时,不仅把佛学的各

文档评论(0)

haowendangq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