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行性出血热课件_19
流行性出血热 宣城中心医院 叶昌锁 流行性出血热 [流行病学] (一)宿主与传染源:黑线姬鼠,褐家鼠,东方田鼠等啮齿类动物为主要宿主和主要传染源。人不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1.呼吸道传播 2.消化道传播 3.接触传播 (三)易感性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幼猪是主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蚊子(库蚊)是乙脑主要传播途径 (三)人群易感性 (四)流行特征 以7、8.、9三个月发病率最高;10岁以下儿童多见,成人以隐性感染多见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流脑患者及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四)流行特征 多发于11~次年5月,3月-4月为高峰。3-5年一次小流行,7-10年一次大流行。 伤寒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病人及带菌者,病后2-4周粪便排菌量最多 (二)传播途径 粪口传播(污染的水、食物) (三)人群易感性 人对本病毒普遍易感,病后免疫力持久 麻疹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三)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90%以上发病,病后有持久免疫力。<6月婴儿很少患病。 [发病机理] 伤寒杆菌(通过胃)→小肠(粘膜)[繁殖]→血液(第一次菌血症)(通过血流) →肝、脾、胆、骨髓(繁殖)→血液(第二次菌血症)→释 放内毒素,产生症状。病程2-3周,伤寒菌→肠道, 粪便中大量细菌排出。 发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感染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胃酸减低可能促进伤寒发病。 持续发热是由于病灶中单核-吞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释放内源性热源所致。 [临床表现] 1.初期 病程第一周,体现阶梯形上升,达39℃~40℃ 2.极期 病程第2~3周,肠出血、肠穿孔等多在本期出现 (1)发热 呈稽留热,持续10~14天 (2)消化道症状 (3)神经系统症状 (4)循环系统症状 (5)肝、脾肿大 (6)皮疹 多是病程第6天,2-4mm红色小斑丘疹 3.缓解期 病程第3-4周,体温波动逐渐下降,上述症状缓解,脾缩小。 4.恢复期 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食欲回转 [实验室检查] 一、血 WBC(3~5×109/L)。N减少,E减少或消失。 二、血培养 确诊依据。第1~2周阳性80%-90%,第三周为50%。 三、骨髓培养 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培养 四、粪便培养 第3~4周阳性率较高 五、肥达反应 通常1周后出现抗体,第3~4周阳性率可达70%以上。约10%-30%患者始终为阴性。“0”抗体≥1:80,H≥160。 假阳性反应的有:贫血、结核病、败血症、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仅“0”上升,“H”正常,可能是发病早期;“H”上升,“H”不升可能不久前患伤寒或接种疫苗。 [并发症] (一)肠出血 病后第2-4周,发病率2%-8% (二)肠穿孔 病后第2-4周,发病率3%-4% (三)中毒性肺炎 病后第1-3周,发病率40%-50% (四)中毒性心肌炎 病后第2-3周,发病率3%-5% [诊断] 1.流行病学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 [鉴别诊断] 1.病毒感染 2.结核病 3.急性组织细胞病 4.G-败血症 5.疟疾 6.流行性斑诊伤寒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隔离和休息 2.护理和饮食 3.对症处理 (二)病原治疗 1.喹诺酮类 首选用药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 氧氟沙星 200mg 环丙沙星 250mg 疗程10-14天。孕妇与儿童不宜 2.头孢霉素 第三代头孢有强大抗伤寒菌作用 如头孢曲松,头孢哌酮与头孢他啶,孕妇、儿童首选,每日2-4g,儿童100mg/kg分2次,疗程10-14天。3.氯霉素 对氯霉素敏感的散发病例仍有效 成人1.5~2g,分3-4次口服,退热后减半,总疗程2-3周.注意血象变化 (三)并发症治疗 1.肠出血 2.肠穿孔 3.中毒性心肌炎 * * [发病机制] EHFV进入人体在各脏器组织细胞中繁殖,释放到血液中引起病毒血症。由于病毒感染和感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导致细胞结构和器官功能损害。主要损害机制包括①病毒直接作用②免疫复合物引起损伤(Ⅲ型变态反应),其它类型变态反应也有可能参与③各种细胞因子和介质的作用。 关于本病发生休克、出血和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机制如下: 1.休克 病程早期出现的称原发性休克。原因是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外渗导致血流量不足引起。少尿期后发生的休克称继发性休克。与大出血、继发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有关。 2.出血 血管壁的损伤,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肝素类物质增加和DIC所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