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物 细胞生物学 14第十四章 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基因本身或其调控区发生变异,导致基因的过表达,或产物蛋白活性增强,使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 主要类型:点突变、基因扩增、基因重排、病毒插入。 三、原癌基因的激活 1、点突变:ras基因家族,如膀胱癌中的c-Ha-ras基因仅有一个核苷酸的变异。 2、基因扩增:存在于某些造血系统恶性肿瘤中,如前髓细胞性白血病中,c-myc扩增8~32倍。 3、DNA重排:染色体的易位,使原癌基因处于活跃转录基因强启动子的下游,将产生过度表达,如Burkitt淋巴瘤。 4、插入激活:某些不含v-onc的弱转化逆转录病毒,具有冗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含有启动子、增强子,插入基因组后引起下游基因过表达。 引起肿瘤的信号途径 第三节 肿瘤形成的外因 致癌物分为:化学、生物和物理三类。 根据在致癌过程中的作用,又可分为; 启动剂:能DNA变异。 促进剂:本身不诱发肿瘤,但有促进作用。如糖精、苯巴比妥。 完全致癌物:兼具启动和促进两种作用。 ①亚硝胺类,能引起消化系统肿瘤; ②多环芳香烃类,如苯并芘。 ③芳香胺类,如乙萘胺、诱发泌尿系统的癌症; ④烷化剂类,如芥子气、环磷酰胺等; ⑤氨基偶氮类,如奶油黄,可引起肝癌; ⑥碱基类似物,如5-溴尿嘧啶、5-氟尿嘧啶; ⑦氯乙烯,与塑料工人的肝血管肉瘤有关。 ⑧元素,如铬、镍、砷。 一、化学致癌物 化学致癌物的作用机理: 可与 DNA、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中的亲核基团发生作用,引起碱基颠换、缺失,DNA交联、断裂,染色体畸变等。 引起细胞中胞嘧啶的甲基化水平降低。 (一)肿瘤病毒 ①逆转录病毒,如:HTLV、ATLV、HIV、RSV; ②乙型肝炎病毒(HBV):原发性肝癌。 ③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生殖道肿瘤。 ④Epstein-Bars病毒(EBV);与儿童的 Burkitt淋巴瘤和成人的鼻咽癌发生有关。 后三类都是DNA病毒。 二、生物性致癌因素 HIV Herpes Virus Adenovirus Mouse Leukemia Virus 已知数十种霉菌毒素有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有许多种,是一类杂环化合物,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已知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可引起肝癌。 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污染的食品中,尤以霉变的花生、玉米及谷类含量最多。 (二)霉菌 三、物理因素 (一)电离辐射 致癌机制:①染色体或基因的突变;②基因表达改变;③激活潜伏的致癌病毒。 (二)紫外线 可引起细胞DNA断裂、交联和染色体畸变,抑制皮肤的免疫功能,诱发皮肤癌、基底细胞癌和黑色素瘤。 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是指由肿瘤组织产生的反映肿瘤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可用于肿瘤的诊断、预后和疗效观察。 (一)癌胚蛋白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AFP是原发性肝癌的最灵敏、最特异的肿瘤标志,血清AFP测定结果大于500μg/L以上,或含量有不断增高者,更应高度警惕。 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为存在于结肠癌及胚胎结肠粘膜上皮细胞的一种糖蛋白。当CEA高于20μg/L时,则意味着可能有消化道肿瘤。 (二)肿瘤抗原 肿瘤抗原(carcinomic antigen,CA)是肿瘤细胞膜的结构成分,各不相同,为糖蛋白或糖脂,也叫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这类抗原是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从肿瘤细胞系(株)中鉴定出来的,所以在特定肿瘤的诊断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CA15-3:由分泌性上皮细胞(如乳腺、肺、胃肠道、子宫的)分泌,此抗原虽然没有器官和肿瘤特异性,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和胃肠道癌中指标均有升高(大于30U/ml),但可作为监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的最佳指标。 CA19-9:是一种糖脂,正常人血清中小于37U/ml,85%-95%的胰腺癌患者该项指标较高。 CA125:是上皮性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正常人血清中小于35U/ml。 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为糖蛋白,发现于前列腺和精浆提取物,是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正常男性PSA含量小于2.5μg/L。 (三)酶类标志物 肿瘤状态时,机体的某些酶活力或同工酶谱将发生改变,因此检测血清中某些酶的活性是否异常、或同工酶谱是否发生改变,也是肿瘤诊断的重要途径之一。 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rostatic acid phosphatase,PAP):酸性磷酸酶是溶酶体的标志酶,前列腺组织中其活性较其他组织种高出l00-1000倍 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 :LDH总活性在肿瘤患者血清中升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