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备课的历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效备课的历程

《钓鱼的启示》反思改进 有效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实现课堂的高效、实效做准备。在备课中,我们的依据是《课程标准》及其中的学段要求,更具体的就是《教学参考书》中的教学目标。可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研读,大胆的取舍;对学情的把握,科学的调整;对方法的运用,优化的设计。这一过程却是对教师最大的考验,进而我理解了备课为什么要有效,我在讲《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感受颇深。 《钓鱼的启示》这一课是一篇通过生动的故事诠释生活感悟的说理性文章,本文有多处教点可以挖掘。故事中有许多细节描写侧面烘托了小作者的心理变化,渲染了故事情节。其中心理描写引起读者的共鸣,使读者进入课文情境。文中还有对环境的描写,恰切地点染了情景。尤其是对人物神态和语言的描写使文章更加生动。因此说这是一篇品读悟理,感悟写法的好凭借。据此,这一课我定的基调就是以读促思,以读感悟。可是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对作者34年后的感悟理解不了。从小作者的角度理解不了,那么从当年父亲的角度理解怎么样呢?让学生换位思考,体会一下父亲当时的想法,我的思路一下子豁然开朗。学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让孩子明白,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须选择道德,哪怕放弃利益。自然就会明白34年后我的感悟和做法。 这次备课我设计了三大板块: 一、读自我,体会实践之难。 (一)、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实践道德只是把鱼放回湖中就是这么简单,可是为什么把鱼放回湖中实践起来那么困难呢?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3——9自然段,想一想为什么? 不容易钓、鱼大、漂亮、旁边没人 2、正因为如此,“我”放鱼的过程就显得很难,这“难”具体体现在我那复杂而艰难的心理活动中。请同学们读出我的心情变化,感受实践之难。 (1)“得意”。如“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轻轻翕动着。”引导积累词语:惊喜、喜出望外、高兴、兴高采烈 (2)“急切”、不理解的心情。如,“爸爸!为什么?” (3)委屈、难受的心情。如,“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4)“乞求“。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5)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如,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 这复杂的思想斗争,这就是道德的抉择。面对着该放回湖中的大鲈鱼,“我”不想放,我不愿意放,所以说——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二、识父亲,必须得实践 1、但父亲却坚持要“我”放,从哪看出来的呢?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从“得”字体会到什么?(父亲放鱼的态度之坚决) 父亲为什么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呢?他在想什么? 他也舍不得放,他也在犹豫,也在经历着道德的抉择。 必须得放,因为距离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呢,要遵纪守法,遵守规则。 他还在想如果这次不放,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 是呀,在道德抉择面前要学会放弃呀! 所以,即使再喜欢这条鲈鱼,他也只能用平静的语气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即使钓上这条鲈鱼是那么不容易,他也只能带着歉意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即使周围没有人看见,他仍要不容置疑地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即使面对着儿子的哭求,他仍是没有商量余地地说:“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你认为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有道德、遵守规则、会放弃、以身作则、严格教育孩子、注重言传身教的父亲。 三、明启示,严格教育益终身。 三十四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让我做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还会遇到什么呢?我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读10-11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体会。 出示句子,是呀,他已经从父亲的言传身教中,从父亲的严格教育中获得了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那就是放弃不道德的利益。 我把备好的课,翻来覆去地读,熟记在心。在试教中,学生的表现非常好,特别是难理解的句子——34年后的感悟,学生没用点拨,水到渠成地理解了。我带着课后的兴奋之情去找领导评课,领导先给了我肯定,然后不无遗憾地说:“我最想看到的是学生质疑和解疑的过程。”我的头脑中轰的一响,是呀,学生们跟着我的思路走,我设法减缓问题的难度,在我的引领下完成了解读过程,学生学到了什么?他们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了吗?他们已经五年级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应该发挥学生的探究能力,让他们主动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习得语言,习得方法,学会运用。我想起了安明克校长的话:“最好让孩子们自己提出疑问,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应依学定教、顺学而导,这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于是我设计了本课的“导学提纲”: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2、默读课文:(1)读完课文,你认为爸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