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doc

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

山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报告一、“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十五”时期,我们在中共山西省委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省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初步预计(下同),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757.9亿元,增长39.9%,年均增长31.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68.2亿元,增长40.8%,年均增长26.3%;粮食产量97.8亿公斤,年均92.3亿公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00亿元,增长14%,年均增长14.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幅度控制在2.5%以内。超额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经济指标。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加强。五年省财政对农业投入169.4亿元,着力实施特色农业、龙头企业、扶贫增收、基础设施改善、饮水解困、减负增收、科技兴农等工程,逐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建成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经济区、东西两山干果及优质杂粮经济区等特色农业基地;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大户达1.97万户,辐射带动150多万农户;完成移民搬迁22.9万人,105万人实现脱贫;农村548万人口摆脱了饮水困难;推广农业先进技术125项,覆盖全省85%的乡镇和农村;在全省农村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粮农实行直补,农民入均年受惠100元;五年累计培训劳动力500万人,转移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150万人。去年在部分地区连续发生大面积春旱、夏旱的情况下,粮食生产取得较好收成,肉、蛋、奶产量较快增长。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阶段性成效。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1%。积极推进七大优势产业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开局良好,初步形成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在能源、冶金、化工、医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上了一批新的企业和项目。万元工业增加值耗电下降32.5%,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51.3%。煤炭产业关小上大,推进采煤方法改革,五年压减矿井4187座,重点煤矿产量比重由2000年的30%提高到50%,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40%,百万吨死亡率由1.8人下降到0.98人。2005年8月启动实施整合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行业产业集中度的“三大战役”,查处关闭非法违法开采矿井4876处,经整合重组使合法小煤矿减少1188个。焦化行业关闭131户生产方式粗放落后的企业,大机焦比重上升到75.7%。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清理整顿焦化企业,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土焦、改良焦等五小企业3万多户。单位生产总值污染物排放量下降52.1%,列入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和主要河流水质有所改善。五年累计完成营造林3387万亩,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77.3千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2%。五年累计建成高速公路1168公里,实现了省到市“三小时高速通达”。改造干线公路4500公里,通乡油路5000公里,建成通村水泥(油)路7.5万公里,100%的乡镇、80%的建制村通了水泥(油)路和客车。启动建设晋北、晋中、晋南铁路通道。运城、长治、大同机场相继建成通航。建成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和南干并送水到太原。2005年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2320万千瓦。广播电视覆盖全省城乡,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用户比“九五”末分别增长2.06倍和5.76倍,村通电话率达到98%。建成一批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并调整行政审批项目1348项。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撤并乡镇574个。建立了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完善了矿产资源保护、开发、有偿使用机制。规范了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和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稳步推进综合改革。80%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完成了公司制改造,79户劣势企业破产退出,努力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和剥离办社会职能,推动一批企业联合重组。顺利完成了民航机场移交地方管理。稳步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等财政体制改革。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五年全省进出口总额累计达182.6亿美元,年均增长25.7%;实际利用外资10.7亿美元,年均增长8.5%。积极推进外贸体制改革,整合重组外贸企业。太原航空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省级以上开发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39.3%。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推进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推动科学事业加快发展。五年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博士后工作站20个、国

文档评论(0)

cgtk1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