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咳嗽-李志沧骨科医院中医培训.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咳嗽-李志沧骨科医院中医培训

咳 嗽 李志沧骨科医院中医培训 主讲:刘 刚 目 录 概说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转归预后及预防调摄 结语、临证备要 1.1 概说:咳嗽的概念 概念: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的一种病证,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有声无痰为咳。病性肺气不清,属燥邪、气郁、火重 有痰无声为嗽。责之脾家有湿,属痰湿内蕴,宜化痰除湿 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包括: 1 .基本病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 2 .临床表现:发出声音,伴吐痰涎 早在《内经》,对咳嗽即列有专篇详加论述。 《素问·咳论篇》认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且说:“肺咳之状,咳而喘息有声,甚则唾血。” 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 《素问·宣明五气论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内经》指出咳的病位在肺,并强调外邪犯肺或脏腑功能失调而病及肺者均能致咳。指出咳的症候特征。 咳嗽的分类: 在《内经》中以脏腑命名,分为肺咳、心咳等五脏咳,以及胃咳、胆咳等六腑咳,并描述了各种咳的证候特征。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支咳、胆咳等。 金·张从正指出外因六气皆能致咳。《儒门事亲·咳分六气毋拘从寒》:“岂知六气皆能嗽,若谓咳止为寒邪,何以岁火太过,炎暑流行,金肺受邪,民病咳嗽。”从而发展了《内经》外感致咳的观点。 明·张介宾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类,如《景岳全书·咳嗽篇》指出:“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至此,咳嗽的辨证分类,渐趋完善,切合临床实用。 清·叶天士系统地阐述了咳嗽的治疗原则: 《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云:“若因风者,辛平解之;因于寒者,辛温散之;因于火者,以甘寒为主。至于内因为病,有刚亢之感,木叩而金鸣者,当清金制木,佐以柔肝和络;若土虚而不生金,真气无所禀摄者,有甘凉、甘温二法。又因水虚痰泛,元海竭而诸气上冲者,则有金水双收,阴阳并补之治,或大剂滋填镇摄,保固先天一元精。”于临床应用,足资为法。 咳嗽的治法方药历代均有论述 张仲景 创虚火咳逆的麦门冬汤 张景岳 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 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 虞抟 强调治咳必须重视调畅气机 喻昌 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 咳嗽的论治,创立温润、凉润之法 程国彭 创制了止嗽散 重点是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部分支扩,慢性咽炎,肺炎等。 其他疾病兼见咳嗽者,可与本篇互参。 久咳致喘者,当参阅喘证、痰饮等篇。 2.1 病因病机:病因 1.外感:六淫侵袭肺系 四时六气有别于常 : 入侵途径: 口鼻、皮毛 入侵条件: 肺的卫外功能失调或减退 2.内伤:内伤咳嗽总由脏腑功能失调、内邪干肺所致,可分为它脏及肺和肺脏自病两端。 它脏及肺:多因饮食不当或情志所伤。 肺脏自病:常因肺系疾病迁延不愈,阴伤气耗,肺气宣降失司,以致气逆为咳。 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外感咳嗽 风寒 口鼻侵入 肺气壅遏 气道不利 咳 六淫外邪 风热 内合于肺 燥热 皮毛受邪 宣肃失常 肺气上逆 嗽 故在临床上治疗外感咳嗽多采用“宣通肺气,疏散外邪”的方法, 因势利导,而不可早用收涩之剂,以免闭门留寇,其理也在于此。 病因病机-内伤咳嗽 目 录 概说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转归预后及预防调摄 结语、临证备要、复习思考题 主要根据临床表现。临床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应询查病史的新久,起病的缓急,是否兼有表证,判断外伤和内伤。 3.1 诊查要点:诊断依据(续) 症候特征: 1 主要特征 肺气不清,失于宣肃,上逆作声而致咳嗽。 2 主要症状 咳嗽,咳痰。 3 伴随症状 风寒犯肺伴风寒证; 风热犯肺多伴风热证; 风燥伤肺伴燥热证; 痰湿壅肺伴痰湿证; 痰热郁肺伴痰热证; 肝火犯肺伴肝火证; 肺阴亏虚伴肺阴亏虚证。 时间: 早晨咳嗽,阵发加剧,咳嗽连声重浊,痰出咳减者,多为痰湿或痰热咳嗽; 午后、黄昏咳嗽

文档评论(0)

qiwqpu5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