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共融.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彝族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共融

彝族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共融 ——历史小说《先生与祖摩》的简评 ◆安静 “花都”文艺2010创刊号刊载了彝族作家安文新先生新著的中篇历史小说《先生与祖摩》,再现了中国儒学的集大圪者王阳有先生在被贬贵州龙场驿期间与水西地区的祖摩安贵荣和谐共融的史诗画卷,彰显了儒家文化与水西文化地区彝族文化的融合,是一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作品。王阳明身上闪耀了圣哲光芒,凝成了在凄清萧索、魑魅魍魉充塞的艰难环境中的悟道:“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理论,安贵荣的彝族祖摩气质、水西地区彝族的生活环境和习俗,彰显出浓郁的彝族文化。儒学大师王阳明与彝族祖摩安贵荣心路历程的交流,便是儒家文化与彝族文化渐渐融合的过程,《先生与祖摩》中的人物、环境、事件及时间和空间的描述,潜移默化地蕴涵着彝族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和谐共融。 一、儒家文化与彝族文化贯穿于小说主题之中 《先生与祖摩》这篇中篇历史小说讲述了从王阳明被贬来贵州至被郝离开贵州三年间的主要事迹。小说以王阳明被贬时经过霞光寺得到寺庙师祖点化为开篇,最后又以他离开时经过被焚毁的霞光寺而捐资重建为结束,中间则重点叙述王阳明在精神上悟道和在身心上融入草根的具体细节,凸显了代表不同文化却灵犀想通的阳有先生与彝族祖摩安贵荣的人物形象,表现了明王朝被贬驿丞与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和谐共处,维护少数民族地区安定团结、和谐发展的主题,闪烁着儒家文化精神与地方彝族文化自然统一的睿智之光。 伴着西沉的太阳,阳明先生在两个差人的陪伴中一路逃遁、一路跋涉,环境的险恶,映衬着先生因秉直上书揭示奸臣刘瑾的罪证而被贬贵州龙场驿站的艰辛。小说首先叙述了阳明先生偶遇林山脚下的寺庙,得到师祖的教化而直面人生,在智清大师的陪同下一路来到龙场驿,受到驿丞吴路管、龙场头人慕魁盛情款待,渐渐被水西山水风光和水西人民表现出来的善良、勤劳、贫穷和生存的艰难感动,对生命和生活燃起了激情,萌发了向慕魁和阿穆扯外务部管打听对自己生活百般照顾的水西彝族祖摩安贵荣情况的想法,诚挚地写信给安贵荣,为二人建立深厚的情谊奠定基础。 小说的内蕴部分展示了阳明先生开创心学体系的历程。阳明先生发现山洞并命名“玩易窝”后,潜心体悟心学,提出了“心即理”的核心命题向程朱理学向外求理的“格物致知”提出疑问和批判,程朱理学认为“心”和“理”是分开的,认为“理先气后”,因此要“外之物格,内之知致”,通过对外物的格察研究达到内在精神道德的完美至善。而王阳明认为“心”和“理”在本原上是同质,心即是理,理即是心,理在心中,不在外物,因此要“格心致知”。在讲学过程中,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提出了“知行合一”重要命题,不仅看重“知行”本原的合一,也看重“知行功夫”的实践重要性,“知”的过程伴随着“行”,“行”的过程伴随着“知”。悟道之后,又发现更大的东洞,即“阳明小洞天”,可以容纳更多的学子。然而,都御使王质却要以他宣讲邪说异道、蛊惑人心问罪,他不畏权贵,不折腰低头,义正方辞地写信给同乡毛科讲理讲节,这又使祖摩安贵荣对他的骨气深深敬慕。正是这样,安贵荣才把要“撤军”和“请赏升职”的朋胆计划向他求教,王阳明在信中从朝廷制度不可擅改、水西民族团结和安贵荣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使祖摩打消这一念头,专注于水西人民的事业。安贵荣命人为王阳明修理新居,即是著名的“龙岗书院”,这便是王阳明教学有成的发祥地之一,龙岗书院的学子越来越多,在时任贵州提学副使席书的恳切邀请下,阳明先生前往贵阳文明书院去当主讲,推进贵州教育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时期。不久,水东叛乱,安贵荣踌躇不决,王阳明又主动写给安贵荣并建议发兵,维护了水西民族团结,彼此更加敬重对方。从此王阳明龙场悟道,贵阳传道,心学开始传播天下。小说中还叙述了一件重要的事件,就是王阳明和安贵荣在麟角山祭象祠的相见,他通过对水西人民对象的祭拜转变了以前的观点,得出“舜之于象,是感化;象之于舜,是升华”的辩证关系,写下了著名的“象祠记”,这事之后,王阳明就被调往江西庐陵去当知县。自此,三次进书劝说安贵荣、题《象祠记》等事迹,构筑了小说的主要脉络,主题之中贯穿着浓郁的彝族文化和儒家文化。 二、人物形象透射出彝族文化与儒家文化的交融 在小说创作、彝族文学、彝族民间文学等方面成就丰硕的安文新先生所著中篇历史小说“先生与祖摩”,正是写王阳明所贬到贵州龙场做驿丞这段极其艰苦的历史的。一方面作者对彝族文化和这段历史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史料丰富,选材和人物形象塑造上易于把握,另一方面作品中的另一主要人物祖摩安贵荣就是彝族首领,在任水西宣慰使时为水西民族团结和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在水西人民心中地位很高,而安文新先生作为水西彝族后辈,无论对王阳明还是安贵荣,都是怀着敬仰与缅怀的感情去叙述这段历史,就使得小说有张有弛,内容充实,打动人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小说主要塑种过了王阳明和安贵荣这两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