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个文言虚词课文例句.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8个文言虚词课文例句

高考18个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课文例句示例 1、而 连词 表示 关系 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表示 关系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表示 关系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谏太宗十思疏》) 表示 关系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 表示 关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 表示 关系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过秦论》) 表示 关系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表示 关系 外连衡而斗诸侯 (《过秦论》) 通“尔”,代词, 译为: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何 疑问代词 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 译为: 一般“何”要后置。 客何为者?(《鸿门宴》) 作定语 译为: 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段太尉逸事状》) 单独作谓语 译为: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疑问副词 用在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 译为: 杀一老卒,何甲也?(《段太尉逸事状》)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 译为: 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 译为: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 且大乱,若何?(《段太尉逸事状》) 3、乎 语气助词 表疑问语气。 译为: 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表示反问语气 译为: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表测度或商量语气, 译为: 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 译为: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不译 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阿房宫赋》) 介词, 相当于“于” 译为: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助词 作词尾 译为: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赤壁赋》) 4、乃 副词 表承接 译为: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过秦论》) 表条件 译为: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 表转折 译为: 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报任安书》) 表判断 译为: 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谭嗣同传》 代词 第二人称 译为: 尔其勿忘乃父之志 (《伶官传序》) 5、其 代词 第三人称 译为: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游褒禅山记》) 第三人称 译为: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赤壁赋》) 第一或第二人称 译为: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阿房宫赋》) 指示代词 译为: 其后名之曰褒禅 (《游褒禅山记》) 译为: 其一犬坐于前 《狼》 副词 加强祈使语气 译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加强揣测语气 译为: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师说》) 加强反问语气 译为: 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段太尉逸事状》 连词 表选择关系 译为: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表假设关系 译为: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送东阳马生序》) 助词 调节音节 可不译 静女其姝 (《诗经·静女》) 6、且 连词 递进关系 译为: 且勇者不必死节 (《报任安书》) 让步关系 译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并列关系 译为: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 (《孔雀东南飞》) 副词 译为: 且大乱,若何? (《段太尉逸事状》) 译为: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孔雀东南飞》) 7、若 代词 人称代词 译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 指示代词 译为: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连词 译为: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孔雀东南飞》) 译为: 若夫乘天地之正(至于顺应天地万物的本性) (《逍遥游》) 动词 译为: 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 8、所 名词 译为: 某所,而母立于兹 (《项脊轩志》) 助词 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译为: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所+以” 原因和表手段目的 译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表原因)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