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课件_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毒蛇咬伤课件_3

世界上蛇类有3300种,其中近2/3的蛇有毒性分泌物,主要毒蛇有430种,毒蛇的标志器官是毒牙。 在有毒动物导致的人类中毒病例中,蛇类占首要地位,全世界每年死于蛇伤的约有4~6万人。我国蛇伤 发生率在0.3%左右, 每年被毒蛇咬伤的患 者达10万人,蛇伤死 亡率为5%~10%。 毒蛇咬伤:是由具有毒牙的毒蛇咬破人体皮肤,继而毒液侵入引起局部和全身中毒的一类急症。 临床表现 毒蛇咬伤 1.局部表现:伤处疼痛或麻木,红肿、瘀血、水泡或血泡,伤口周围或患肢有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触痛。 2.全身表现:头晕、胸闷、乏力、流涎、视力模糊、眼睑下垂、出血倾向、黄疸、贫血、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严重者肢体瘫痪、休克、昏迷、惊厥、呼吸麻痹和心力衰竭。 毒蛇与无毒蛇咬伤后对比 五、护理评估 1、毒蛇种类、咬伤时间、就地处理等情况。 2、毒伤的部位及伤口情况。 3、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心理社会状况。 4、辨别神经蛇毒、血液蛇毒、混合蛇毒。 六、治疗原则 1.局部扩创清洗、阻止蛇毒吸收和排除毒液。 2.应用抗毒素。 3.中草药解毒。 4.预防破伤风。 5.防治感染。 6.对症及支持治疗。 八、护理措施 1、急救护理 1)伤肢绑扎:蛇咬伤后切忌奔跑。立即用布带等绑扎伤肢的近心端,伤肢制动,放置低位。 4、观察病情 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面色、尿量及伤肢温度的变化。 5、心理护理 安慰病人,减轻恐惧,保持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九、健康指导 1、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毒蛇咬伤的防治常识及自救方法。 2、保持心情舒畅。 3、做好饮食宜忌的指导。 4、做好局部用药方法的指导。 5、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本病 并发症的症状。 6、做好患肢功能锻炼指导。 * * * * 学习目标: 1、区别神经毒素、血液毒素及混合毒素。 2、了解各种类型毒蛇咬伤后的临床表现。 3、掌握毒蛇咬伤后的急救注意事项。 4、掌握毒蛇咬伤的护理措施。 一、 概 论 二、病因与病理 蛇毒 神经蛇毒 血液蛇毒 混合蛇毒 按蛇毒的性质及对机体的作用分类 神经毒素对中枢神经和神经肌肉节点有选择性毒作用,可以引起肌肉麻痹和呼吸麻痹,疼痛感不明显。 常见于金环蛇、银环蛇咬伤。 血液毒素对与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组织有破坏作用,可引起出血、溶血、休克或心力衰竭,一般疼痛明显等。 常见于竹叶青、五步蛇咬伤。 混合毒素兼有神经、血液毒素特点。 常见于蝮蛇、眼镜蛇。 三、临床表现 蛇分为无毒蛇和毒蛇两类。 无毒蛇咬伤后只在局部皮肤留下两排对称的细小齿痕,无生命危险。 毒蛇咬伤后局部伤口有一对较深齿痕,蛇毒注入体内,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四、毒蛇与无毒蛇咬伤后对比 无  不同种类,症状不同 全身症状 不肿大、无触痛  近处淋巴结肿大、触痛   淋巴结 少出血或不出血、无斑、水泡 常出血、周围瘀斑、水泡 出 血 红肿不显著不扩展  红、肿显著、扩展快,(银环蛇、海蛇除外) 肿 胀 痛,不扩展,不明显加剧  灼烧、疼痛、范围扩展快(银环蛇除外) 疼 痛 无 毒 蛇  毒 蛇  项 目 七、常见的护理诊断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毒蛇咬伤、组织结构破坏有关。 2、恐惧 与毒蛇咬伤、生命受到威胁及担心预后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 2)伤口排毒:现场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及周围皮肤,挤出毒液;入院后用0.05%高锰酸钾或3%过氧化氢反复冲洗伤口,清楚残留的毒液及污物。 3)局部冷敷:将伤肢浸入4~7摄氏度冷水中,3~4小时后改用冷敷,持续24~36小时。 注意: 四肢被蛇咬伤采取结扎法时,注意观察松紧度,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在应用有效蛇药30分钟后,可去掉结扎。 毒蛇咬伤急救的注意事项: (1)切忌奔跑,防止毒液吸收加快。 (2)患肢制动,不宜抬高伤肢。 (3)不宜用吗啡等药物止痛。 (4)口腔黏膜破损或有龋齿者,不宜用口吸允。 毒蛇咬伤急救的注意事项: (5)伤口局部冷敷,不宜热敷。 (6)应用抗蛇毒血清前,应做过敏试验。 (7)及时给予输液,但不宜过快过量。 (8)禁用激素,以免促进毒液吸收。 2、抗毒排毒 遵医嘱尽早使用抗蛇毒血清、利尿剂、快速大量输液等以中和毒素、促进毒素排出。 3、营养支持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 * *

文档评论(0)

sanshengy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