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1﹟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配管设计.docVIP

广安1﹟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配管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安1﹟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配管设计

广安1﹟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站内配管设计 摘 要 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广安 1﹟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中站内管径及壁厚的设计。设计中我们主要通过气井产量、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等数据,按照管路中温度、压力、流量的变化将管路分成三部分计算,分别为:从井口出来,前五口井到汇合管路,后两口井到冷却器作为第一部分;前五口井从汇合管路经节流阀进入计量分离器或生产分离器然后到汇管,后两口井从冷却器开始,到汇管作为第二部分;从汇管出来的天然气经过脱硫系统、分离器到天然气凝液回收系统为第三部分。首先通过压力和密度来确定经济流速,然后再根据流量和经济流速来确定管径、壁厚。最后根据管径和壁厚对管道选型设计出合适的管道。 关键词:集气站 工艺设计 管径 壁厚 1 基本参数的确定 1.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气体组成(%): -85.33,-2.2,-1.7,-1.56,-1.23,-0.9,-6.3,-0.78由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公式: 即: 得出:M= 16×85.33﹪+30×2.2﹪+44×1.7﹪+58×1.56﹪+72×1.23﹪ +86×0.9﹪+34×6.3﹪+44×0.78﹪ =13.6258+0.66+0.748+0.9048+0.8856+0.774+2.142+0.3432 =20.0834 1.2空气相对分子质量 查表得到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97。 2 第一段管道的设计(井口到汇合管路或井口到冷却器) 2.1压缩因子的确定 基础资料:每口井的产量、进站压力及进站温度。 井号 产量() 进站压力(MPa) 进站温度(℃) 1 18 16 31 2 22 16 30 3 20 16 32 4 16 16 32 5 7 16 30 6 14 10 31 7 19 10 30 对于干燥天然气,根据公式: 2.1.1井号1、2、3、4、5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为: 对于井号1、2、3、4、5的进站压力相等,则根据公式可得它们的压缩因子也相同。代入数值可算得: 2.1.2井号6、7天然气的压缩因子Z为: 对于井号6、7的进站压力相等,则根据公式可得它们的压缩因子也相同。代入数值可算得: 2.2流量的确定 由: 根据表格1的数据代入公式: 井口1: 井口2: 井口3: 井口4: 井口5: 井口6: 井口7: 2.3密度的确定 由在某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公式为: 由: = 对于井口1: 对于井口2、5的进站压力及温度均相等,所以它们密度都相同为: 对于井口3、4的进站压力及温度均相等,所以它们密度都相同为: 对于井口6: 对于井口7: 2.4流速的确定 由经济流速公式: 对于井号1: 对于井号2、5的进站压力及密度都相等的情况下有: 对于井号3、4的进站压力及密度都相等的情况下有: 对于井号6: 对于井号7: 2.5管径的确定 由进气管道直径公式: 可得: 同理得: 2.6壁厚的确定 由进气管壁厚度公式: ---管线壁厚, P---管线的设计工作压力,; d---管线内径, ---焊缝系数,无缝钢管,直缝管和螺旋焊缝钢管=1,螺旋埋弧焊钢管=0.9。--钢材屈服极限, F---设计系数 C---腐蚀余量,当所输油,气中不含腐蚀性物质时C=0;当油气中含有腐蚀性物质时可取C=0.51。 取优质碳素钢20的245Mpa ; F取0.5; C取0.8mm;取无缝钢管=1; 得出: 同理: 第二段管道的设计(1、2、3、4、5汇合/冷却器到汇管) 3.1汇合管到节流阀前的管路 以满足最大流量和压力的条件为准 管段 连接计量分离器汇合的管路 连接生产分离器的汇合管路 压力(MPa) 16 16 温度(℃) 31 31 流量104m3/d 22 76 3.1.1压缩因子的确定 根据公式: 代入数值可得: 3.1.2流量的确定 由: 根据表格1的数据代入公式: 汇合计量= 汇合生产= 3.1.3密度的确定 由在某压力和温度下的密度为: 对于两个管路压力及温度均相等,所以它们密度都相同为: = 3.1.4速度的确定 由经济流速公式: 对于两个管路压力及密度均相等,所以它们气体流速都为: = 3.1.5管径的确定 管道直径公式: , 得: 汇合计量 = 同理:汇合生产 = 3.1.6管壁的确定 由管壁厚度公式: 可得: 汇合计量= 同理: 汇合生产= 3.2节流阀→计量/生产分离器→汇管/冷却器→汇管的管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