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为什么.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艰难的为什么

地球上自从有了人类,好奇和争斗愈演愈烈,天上为什么会有个大火球?为什么会刮风、下雨还要打雷?为什么冬天冷、夏天热?为什么会有高山、河流、海洋?为什么毒蛇猛兽要咬人?大象为什么这么大,蚂蚁为什么有这么小?为什么人会生病还都要死亡?一个个艰难的为什么实在是迷人。 正是因为有了无数个为什么,才激发了好奇的人类,开始对大自然进行艰难的探索。从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只有不断地继承和发展才能更好的生存。阿伏加德罗分子假说:同体积气体的原子数不同,分子数相同;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分子假说并未获得化学界的承认。不承认分子的存在,化合物的原子组成就无法确定,原子量测定的数据一片混乱。1860年国际化学会议上就原子量问题激烈争论之际,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罗指出只有接受阿伏加德罗50年前提出的分子假说,原子量、化学式的问题才能迎刃而解。化学家们终于承认分子假说了,阿伏加德罗已在4年前,未能亲眼看到自己学说的胜利。 分子学说原子分子的基础,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过程中的一次重大突破。新西兰物理学家结构学派的威尔金斯选择了DNA作为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理想材料,在方法上采取“X射线衍射法”。认为DNA分子的X射线衍射研究对于建立严格的分子模型有帮助。获得了世界上第一张DNA纤维X射线衍射图,证明了DNA分子是单链螺旋的1951年美国著名的化学家生物化学学派的代表鲍林,致力于研究D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细胞代谢和遗传中如何相互影响及化学结构。根据结构化学的规律性,成功地建立了蛋白质的。α-螺旋模型1951年威尔金斯意大利生物大分子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沃森参加了会议,受到很大启发。   1952年结构学派的另一位代表富兰克林,是一位具有卓越才能的英国女科学家。她在DNA分子晶体结构研究上成功地制备了DNA样品,通过X射线衍射拍摄到举世闻名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推算DNA分子呈螺旋状,定量测定了DNA螺旋体的直径和螺距;认识到DNA分子不是单链,是双链同轴排列。 信息学派的沃森和克里克主要研究信息如何在有机体世代间传递该信息如何被翻译成特定的生物分子。沃森和克里克无论是在科学实验的经验,还是学术成就方面都无法与威尔金斯、富兰克林、鲍林,后来居上,采百家之长融为一体,化为己用在18个月的时间内创造了DNA分子的双螺旋模型,跃上20世纪的科学宝座,摘取分子生物学的桂冠,半个世纪的风骚。 自1951年开始,沃森和克里克先后建立了三个DNA分子模型。不只是考虑其结构,要始终联系DNA的功能和信息。建立的模型既要满足物理、化学、数学研究的最新事实,如X射线衍射结果、碱基配对的力学要求,还要满足生化知识,如酮型、氢键、键角等,更要使DNA能解释遗传学和代谢理论。 实验数据理解错误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三链的结构失败。富兰克林的B型DNA的X射线衍射照片,查尔加夫的DNA化学成分的分析都给沃森和克里克很大启示。建立一个双链的螺旋体,糖和磷酸骨架在外,碱基成对的排列在内。由于配对方式的错误,同样失败。1953年2月20日,沃森灵光一现,放弃了碱基同配方案,采用碱基互补配对方案,终于获得了成功。1953年3月18日沃森和克里克终于成功地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953年4月25日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模型与世人见面了DNA分子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向右螺旋形成的;DNA分子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结起来,形成碱基对,即A与T,C与C配对;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中的原子排列方向相反,一条是5’→3’走向,另一条是3’→5’   沃森和克里克又在《自然》杂志上进一步提出了DNA分子复制的假说半保留复制机制,它为进一步揭示遗传信息的奥秘提供了广阔的前景现代科学的创举决非一两个人所能办到的,必须采百家之长,充分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理论,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在掌握先进的科学方法后,有正确的科学思想指导才能成功。沃森和克里克把各自独立研究的信息学派、结构学派和生化学派对生物遗传的研究统一起来推向前进,建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是他们完成了历史的、科学的统一,创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这是分子生物学史上划时代的创举,是突破性的进展开始从分子角度来研究生命科学,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基础。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不仅是生物科学的重大突破,也是整个自然科学的辉煌成就,其意义足以同迄今已有的任何一次科学发现相媲美。 25岁的沃森因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而一举成名,他并不满足,继续他的科学研究。1960年,32岁的沃森担任哈佛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双螺旋结构》、《基因分子生物学》,被视为最重要、最优秀的教材之一。1968年,沃森临危受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