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前寒武纪一些沉积构造成因思考以天津蓟县剖面为例
对前寒武纪一些沉积构造成因思考以天津蓟县剖面为例
摘要:天津蓟县剖面元古界地层中发育一类特殊的沉积构造。通过对蓟县剖面发育的砂脉构造和臼齿构造(微亮晶集合体)进行对比研究,分别从宏观、微观特征以及发育的层序地层位置等角度归纳两者的异同,包括外观形态、与底基质接触关系、与层理关系、组成矿物成分、沉积环境、成岩特征、孔隙系统的扩展方式、分布时限、成因模式等。此外,通过与宏观藻类化石共生的臼齿构造微观特征研究,揭示臼齿构造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脉构造在海进期—高水位早期形成,臼齿构造形成于最大海泛期以后的深水环境,风暴浪基面附近更发育,并受风暴流和原孔隙流体的对流渗流作用影响;由于广泛的海进造成微生物群落异常繁殖,在沉积底基质上发育微生物席,微生物席暴露后脱水干裂,而后在水动力作用下充填碎屑颗粒形成砂脉构造,这属于物理地质作用过程引起的再沉积作用结果;相比而言,臼齿构造的形成更复杂,元古代时期大气中CO2分压几次大的波动是控制微亮晶形成的主因,致使海水中碳酸钙过饱和度很大,风暴流和孔隙流体快速渗流混合作用带来了微亮晶成核的原始微粒碎屑,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导致微亮晶在先存裂隙或底基质孔隙空间中快速成核和结晶生长;伴随微亮晶的生长,孔隙流体从孔隙中排出并向周围孔隙介质运移扩散,使得孔隙流体压力在附近基质中积累,导致裂隙进一步发展和臼齿构造的形态复杂性,这属于风暴作用诱导的化学地质作用过程引起的再沉积结果,涉及微生物化学流体力学耦合作用影响。砂脉构造和臼齿构造都经历过微生物席发育埋藏脱水脱气作用,都可以归为微生物引起的原生沉积构造范畴。
关键词:砂脉构造;臼齿构造;微生物席;沉积构造;还原环境;蓟县剖面;孔隙流体
中图分类号:P588.21 文献标志码:A[KH*1D]
0引言
微生物对沉积基底的影响,在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中都所有涉及。一般来讲,与微生物相关的地质研究主要集中在碳酸盐岩中。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地质学家在前寒武纪碎屑岩中发现了大量的层面或层内原生沉积构造,Noffke等最早将其定义为第五类原生沉积构造[1]。这些发育在碎屑岩中的各种与微生物相关的沉积构造被命名为微生物席成因构造(MISS,microbially induced sedimentary structures),是微生物群落及其生命活动与沉积物相互作用在水沉积物界面形成的一种生物沉积构造,是微生物生命活动产生的微生物席遭受破坏后残留的产物。近年来,微生物席在特殊沉积构造形成中的作用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213]。
前寒武纪地层中存在一些特殊的沉积构造,如串岭沟组中的砂脉构造和被称为前寒武纪之谜的 “臼齿状构造”等。它们的成因机制历来存在很多争议,砂脉构造在陆源碎屑岩层序中多有报道,从元古代到现今都有发现,在元古代地层尤其发育,曾被认为是遗迹化石[1415],还被解释为地震振荡形成的“砂质液化脉”[16],以及甲烷气体逃逸后再充填的产物[9],或是与微生物席有关的沉积构造,即为微生物席层经暴露脱水收缩产生裂隙而后被沉积物快速充填的结果[3,8,17]。臼齿构造(微亮晶集合体)被解释为地震液化成因[1820],有机、无机和生物地球化学成因等[2135],该构造具有特定的时限性,即中—新元古代(650~1 700 Ma),并且具有全球性分布的特点。综合多种成因机制来看,臼齿构造的形成机制复杂,???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诱发因素可能多样,但由于大量的臼齿构造发育层位常存在丘状交错层理,从而说明风暴流引起的海底流体流动以及可能引起的与孔隙流体的渗流混合是诱发微亮晶集合体形成的主因,而微生物地球化学作用则参与了这一过程,所以其应属于微生物流体力学地球化学耦合作用的结果。
蓟县剖面因其中—新元古代地层发育齐全,前人已开展大量研究[36],但依然有许多问题尚未解决,如叠层石成因、皱饰构造(大象皮构造)成因等[8],最典型的就是串岭沟组中砂脉构造和高于庄组[37]中臼齿构造的研究,这类特殊的沉积构造因其形态的复杂和特定的沉积环境,可能与前寒武纪的生命演化存在某种关联。前人主要从沉积序列、沉积环境等角度对两者进行单独研究,没有一个综合的对比研究结果。两者在形态上本身有一定的相似性,在野外仅凭形态有时无法准确区分,很容易造成具体应用上的混乱。前人一般从生物地球化学角度探讨其成因,很少考虑流体力学的作用,尽管近年来也有人从流体力学与化学综合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元古代特殊大气成分背景下海水中的风暴流携带Ca2+与Mg2+与裂隙共同作用,渗透进入裂隙系统与原生孔隙水产生化学反应促使方解石快速结晶,但流体力学化学生物的耦合研究依然少见,因为微生物沉积流体力学耦合作用对特定的沉积微环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所以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通
文档评论(0)